[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3559.8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袁飞飞;景琛;蒋有录;冯月琳;刘雅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徐艳艳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压力 结构 指示 油气 优势 指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S1、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S2、结合研究区录井和测井资料,选取压力预测方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建立单井纵向压力分布特征;S3、通过压力结构形态特征、压力结构的超压幅度以及压力结构顶底边界变化特征,划分压力结构形态类型,S4、计算顶界面压力梯度和底界面压力梯度,S5、明确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结合压力梯度计算和油气分布特征,明确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和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油气优势运移指向,并且确定了油气保存的最小压力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技术领域,涉及油气运移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压力系统内油气富集程度具有差异,油气的分布与地层压力结构具有一定内在关系。
压力结构指垂向超压系统的发育特征,包括超压系统的数量、幅度、叠置特征、形态特征以及压力系统间的过渡关系等。目前,对于压力结构主要根据超压系统的数量、幅度、叠置特征以及压力过渡带特征划分压力结构类型,主要存在渐变型单超压结构、突变型单超压结构和叠置型压力结构三种压力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压力结构下油气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渐变型单超压结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压力过渡带内和上部;突变型单超压结构的油气主要分布在封闭层下的储层中;叠置型超压结构两个压力系统之间的低压区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带。这些压力结构与油气的分布关系从压力结构形态上看具有相似性,相似的压力结构形态具有近似的油气分布特征。但现今对压力结构的研究较少,且研究相对较粗,没有涉及到压力结构的形态类型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压力结构的形态特征,以压力结构形态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压力结构指示油气优势运移指向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S1、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与整理研究区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以及测试资料。
S2、预测地层压力
结合研究区录井和测井资料,选取压力预测方法进行地层压力预测,建立单井纵向压力分布特征。
S3、划分压力结构形态类型
通过压力结构形态特征、压力结构的超压幅度以及压力结构顶底边界变化特征,将压力结构形态划分为漏斗形压力结构、箱形压力结构、丘状压力结构、钟形压力结构、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所述漏斗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逐渐变常压的压力结构;所述箱形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突变且中部压力保持恒定的压力结构;所述丘状压力结构是指顶底界压力均为渐变的压力结构;所述钟形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渐变、底边界压力突变的压力结构;所述复杂漏斗压力结构是指顶边界压力突变、底边界压力高压低压相间变化的压力结构。
S4、计算压力梯度,其步骤为:
计算压力结构顶底面边界内压力差值与对应深度差值的比值,该比值即为该压力结构顶底面压力梯度。顶界面压力梯度为:
GT=(P2-P1)/(H2-H1) (1)
底界面压力梯度为:
GB=(P3-P4)/(H4-H3)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