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3615.8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2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杜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德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55/02;C08L71/02;C08K13/06;C08K9/12;C08K3/04;C08K3/08;C08K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内饰板 除味 抑菌 制备 复合杀菌剂 触媒 钛光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苯乙烯共聚物 双螺杆挤出机 聚丙烯树脂 聚乙烯树脂 汽车零配件 氧化石墨烯 银抗菌材料 有机硅酸酯 有机钛酸酯 负载纳米 高效降解 注塑成型 镧系金属 丙烯腈 丁二烯 净化车 车内 富集 熔融 挤出 复合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钛酸酯、有机硅酸酯、镧系金属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得到镧‑硅‑钛光触媒;将镧‑硅‑钛光触媒和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复合,得到复合杀菌剂;将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助剂和复合杀菌剂投入双螺杆挤出机后,熔融挤出,注塑成型后,得到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本发明提供的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能够对车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富集,并进行高效降解,达到净化车内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常用代步工具,在车辆行驶时,人们为了提高乘坐舒适度,经常关闭车窗,从而使汽车室内成为封闭的环境,车内烟气,人体汗气,灰尘都在汽车内饰板的表面聚集,容易产生异味,从而使细菌、病菌(螨虫、葡萄球菌、军团菌、感冒病毒)大量滋生,这些有害物质,随着空气车内循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身体抵抗力下降,严重的全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尤其是对老人和小孩危害特别大。
目前,人们采用定期擦拭汽车内部,以达到除尘的作用,但是仅通过擦拭很难去除车内的细菌,在擦拭后的一段时间后,会重新滋生细菌,且细菌呈爆炸式增长,不能有效解决细菌的侵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它具有长效抑菌和抗菌的效果,且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环境友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机硅酸酯、有机钛酸酯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A,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镧系金属在水中混合均匀,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向该混合体系中滴加混合溶液A,滴加结束后,加入pH调节剂调节体系pH为5.3~6.2,然后将混合体系在100~160℃下密封反应1~4h,将产物离心洗涤干燥,并在300~550℃下煅烧1~2h,得到镧-硅-钛光触媒;
(2)在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中加入硝酸银,混合均匀后,将体系加热至100℃,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滴加还原剂,还原剂滴加完成后,将体系静置5~10min,得到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
(3)将镧-硅-钛光触媒与硅烷偶联剂在水中混合均匀,然后在60~80℃下反应30~60min,接着加入氧化石墨烯负载纳米银抗菌材料,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5~30min,得到杀菌剂;
(4)将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助剂和上述杀菌剂投入双螺杆挤出机后,熔融挤出,注塑成型后,得到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
一种抑菌除味的汽车内饰板,根据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通过将有机钛酸酯、有机硅酸酯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生成具有杀菌除螨性能的多孔硅-钛光触媒,镧系金属的加入能够增大硅-钛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硅-钛催化剂的表面添加更多的活性反应位点,从而提高硅-钛催化剂的杀菌效果。通过将石墨烯与银进行复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其负载效率、抗菌活性得到显著提高;且其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较低,环境污染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德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德鑫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车门内饰的复合树脂
- 下一篇:一种纳米复合抗菌母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