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猫豆为原料提取左旋多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3988.5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6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陆华;李学坚;王玉玲;黎永红;刘布鸣;黄艳;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那坡康正天然植物提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36 | 分类号: | C07C229/36;C07C227/40;C07C227/42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来光业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左旋多巴 酪氨酸 原料提取 得率 猫豆 含量降低 制备 原料预处理 产品品质 工艺生产 污水废水 制备过程 混合酸 体积比 重结晶 树脂 除杂 粗品 多巴 甲酸 酸液 左旋 盐酸 浓缩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猫豆为原料提取左旋多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2)提取,(3)除杂,(4)浓缩,(5)纯化,(6)重结晶,(7)干燥,即得产品。本发明以猫豆为原料提取左旋多巴的方法,酸液采用由甲酸和盐酸按照体积比1:1~3制成的混合酸,可将酪氨酸转化为多巴,大大降低产品中酪氨酸的含量,提高产品品质;且在制备过程中不足要用到树脂,产生的污水废水少、容易处理。本发明制备的左旋多巴成品得率高,粗品得率为4.0~4.5%,产品得率为2.8~3.0%,制备的成品左旋多巴中酪氨酸的含量降低至0.08~0.15%,相比按照普通工艺生产的左旋多巴,酪氨酸含量降低了2~5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以猫豆为原料提取左旋多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猫豆,拉丁学名 Mucuna cochinchine-sis(Lour)Tang et Wang,别称黎豆、龙爪黎豆、虎爪豆、狗爪豆、猫猫豆,豆科黎豆属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圆柱形,蔓长2~10m,多分枝,三出复叶,小叶矩圆状卵形,总状花序,蝶形花冠,近白色或紫色,是一种耐旱、适应性很强的农作物,根部有很多根瘤菌,可以提高土地肥力,根系比较发达,叶蔓攀高,覆盖面广,有利于保持水土。原产亚洲南部和东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猫豆全身都是宝,豆壳、豆叶和豆籽都含有丰富的粗脂肪和粗蛋白,是上乘的猪饲料。有研究指表明,猫豆的左旋多巴含量为5-.22~9.94%,其豆籽是生产左旋多巴药的原料。
左旋多巴(3,4-Dihydrox ylphenylalanine,L-Dopa)属于苯丙氨酸类化合物,是目前治疗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及非药原性震颤麻痹综合症 ( 帕金森氏病 ) 最为常用、有效的药物,它是猫豆、黎豆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之一。英文名称: Levodopa,中文同义词:3-羟基-L-酪氨酸;左旋多巴,L-3-(3,4-二羟基苯)丙氨酸,L-B-(3,4-二羟基苯)丙氨酸,L-β-(3,4-二羟基苯)丙氨酸,左多巴;3-(3,4-二羟苯)-L-丙氨酸,L-3-(3,4-二羟苯基)丙氨酸。分子式: C9H11NO4,分子量 197.19,CAS号: 59-92-7,EINECS号: 200-445-2。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85.5℃(分解)。易溶于稀酸,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无臭,无味,在空气中变黑。左旋多巴是目前治疗震颤麻痹的有效药物之一,为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的前体之一,属儿茶酚胺。左旋多巴能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中,经多马脱羧酶脱羧转化成多巴胺而发挥作用。结构式如下:
目前左旋多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天然植物中提取、生物酶催化及微生物发酵。其生产主要有水醇法、酸水法、溶剂提取法、等电点沉淀法和酸水-树脂法等,大多数企业还是趋向于采用传统水醇法和酸水-树脂法这两种,水醇法在设备投资和溶剂成本方面比较高,产品得率较低,所以更多的企业还是采用酸水-树脂法,但其最突出的问题是在提取过程中耗费大量的盐酸,对于设备的耐酸奶腐蚀性能要求比较高,造成设备寿命短,更新快,成本高等。此外,在生产的过场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处理的成本较高,从而增大了生产成本。
目前公开文献中,用猫豆提取左旋多巴也有许多相关的技术,从植物中提取天然左旋多巴替代化学合成法合成左旋多巴已成为大势所趋,猫豆已成为提取左旋多巴的主要原料药材,例如下列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那坡康正天然植物提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那坡康正天然植物提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3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冬氨酸钾晶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α-酮酰胺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