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压覆膜成型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4676.6 | 申请日: | 201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9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缪文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云之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6 | 分类号: | B29C6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热压层 透气网层 上表面 成型法 密封袋 覆膜 模版 热压 热压成型机 薄膜覆盖 薄膜贴合 加热成型 加热模具 热压成型 密封 抽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压覆膜成型法,包括将第一薄膜贴合在第一模版上;将待热压层放于在第一薄膜上;将透气网层置放在待热压层的上表面;将第二薄膜覆盖在透气网层的上表面;密封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的边缘,以使待热压层以及透气网层置放在第一薄膜与第二薄膜构成的密封袋中;抽出密封袋中的空气;将第二模版放于第二薄膜的上表面,以使待热压层与透气网层放置于第一模板及所述第二模板间;将加热模具放于热压成型机内,进行热压成型,以获得由待热压层加热成型的工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压覆膜成型法。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 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军 用,建筑,化工,工业,航天以及超级跑车领域。目前,随着碳纤维在笔记本 外壳的制造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产品设计上要求不能沿用传统的皮革漆喷 涂覆盖的方式,而是采用外壳的3D热压成型工艺搭配高光UV树脂涂料进行装 饰的方式来完成对碳纤维机壳的成型步骤。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 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的3D 热压成型技术中的碳纤维成型直接使用热压的方法,这种方法制作的工件表面 不光滑,因此,为了使制造的机壳表面光滑,现有技术需要进行后期打磨以及 喷漆装饰,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制造工艺中步骤多,且复杂的技术问题;另 外,现有的热压成型技术由于受模具和树脂的影响,还存在不能直接将透明树 脂薄膜覆盖在碳纤维表面来实现免喷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热压覆膜成型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制 造工艺中步骤多,且复杂的技术问题。
一种热压覆膜成型法,包括:将第一薄膜贴合在所述第一模版上;将待热 压层放于在所述第一薄膜上;将透气网层置放在所述待热压层的上表面;将第 二薄膜覆盖在所述透气网层的上表面;密封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的边 缘,以使所述待热压层以及所述透气网层置放在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二薄膜 构成的密封袋中;抽出所述密封袋中的空气;将所述第二模版放于所述第二薄 膜的上表面,以使所述待热压层与所述透气网层放置于所述第一模版及所述第 二模版间;将所述加热模具放于所述热压成型机内,进行热压成型,以获得由 所述待热压层加热成型的工件。
可选的,所述将第一薄膜贴合在所述第一模版上具体为:利用真空压差吸 附方式将所述第一薄膜吸附在所述第一模版上。
可选的,所述待热压层从下至上依次具体为:第一防粘连层,N层待热压原 材料层,第二防粘连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当N大于3时,所述N 层热压原材料层中的第2层至第N-1层待热压原材料层中的至少一层待热压原 材料层具体为减重层。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防粘连层与所述N层待热压原材料层中的第1层待热 压原材料层之间,还包括树脂层。
可选的,所述抽出所述密封袋中的空气具体为通过所述第一薄膜与所述第 二薄膜所构成的密封袋上的抽气口将所述空气排出所述密封袋。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利用两层薄膜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将待热压原材料以及一层 透气网放在这个真空的环境中进行热压的技术手段,在热压过程中,通过透气 网将热压过程中原材料产生的气泡排出到两层薄膜构成的环境中,再从薄膜环 境中将气泡排出,始终维持薄膜环境的真空状态,从而获得表面光洁的碳纤维 机壳,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需要后期打磨以及喷漆装饰,解决了现有技术 中存在制造工艺中步骤多,且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只通过热压工艺就能生 产出符合标准的热压工件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云之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云之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4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复合保温板材的智能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胶辊气动压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