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6266.5 | 申请日: | 2018-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5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礼;周伟;蒋伟;钱超;冉伟;李文龙;王莎;缪海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兴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1 | 分类号: | F01N3/021;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消防系统 汽车消防 尾气利用 储存柜 容纳箱 引气管 回收 汽车排气管 出口连接 汽车设备 消防软管 导气管 连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尾气利用和汽车消防的问题;该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包括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连接的引气管、设置在引气管上的第一容纳箱、与第一容纳箱通过导气管连通的储存柜箱和设置在储存柜箱上的消防软管。解决了尾气利用和汽车消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消防系统,具体为一种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中包含的氧气含量很低,而且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现在一般都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而利用汽车尾气的特性,用于灭火是非常有效的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并且尾气中可能包含有固体颗粒,直接排放会增大污染。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解决了尾气利用和汽车消防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该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包括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连接的引气管、设置在引气管上的第一容纳箱、与第一容纳箱通过导气管连通的储存柜箱和设置在储存柜箱上的消防软管。
所述第一容纳箱内设有多层过滤网。所有过滤网在第一容纳箱内相互平行并且与水平面平行,任意两个相邻的过滤网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引气管与第一容纳箱的连接口在第一容纳箱的底部,越靠近引气管与第一容纳箱连接的连接口的过滤网的网孔直径越大。所述引气管上设有第一动力泵。所述导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容纳箱的顶部和储存柜箱的底部,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增压泵;所述储存柜箱的底部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有与消防软管的一端连接的硬管道;消防软管与硬管道连接的一端上设有消防阀门。所述硬管道上设有一个支管,支管远离硬管道的一端设有压力阀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尾气利用和汽车消防的问题。不仅将尾气进行了多次过滤,大大减弱了尾气中的颗粒物,而且利用尾气灭火十分高效,因为尾气中氧气含量很低,而且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对于汽油等易燃物起火后的灭火效率很高,而且尾气只要发动机开着的就有,不会因为灭火器材少二导致灭火失败。对于汽车自身以及带有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的汽车旁边的火源进行灭火十分有效。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该汽车尾气回收消防系统包括与汽车排气管的出口连接的引气管、设置在引气管上的第一容纳箱3、与第一容纳箱3通过导气管连通的储存柜箱4和设置在储存柜箱4上的消防软管7。
所述第一容纳箱3内设有多层过滤网2,所述过滤网2用于过滤引入第一容纳箱3内的尾气中的杂质并使得进入第一容纳箱3内的尾气充分填充第一容纳箱3,进而使得尾气在第一容纳箱3的进行充分的冷却。
所有过滤网2在第一容纳箱3内相互平行并且与水平面平行,任意两个相邻的过滤网2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引气管与第一容纳箱3的连接口在第一容纳箱3的底部,为了过滤均匀,并且使得尾气在第一容纳箱3内流动流畅,越靠近引气管与第一容纳箱3连接的连接口的过滤网2的网孔直径越大。
为了更顺利的向第一容纳箱3通入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尾气,所述引气管上设有第一动力泵1,用于向流向第一容纳箱3的尾气增加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兴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兴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