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纺织品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6842.6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如皋市万龙服装厂 |
主分类号: | B32B5/02 | 分类号: | B32B5/02;B32B5/26;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纤维层 接合 第一纤维层 交联剂 纤维层 网体 纺织品 针织层 涂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纺织品,其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接合基体,所述基体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纤维层相互接合,所述基体包括第三纤维层,交联剂网体被涂覆在该第三纤维层的每个表面上,所述基体被间置于所述的第一与第二纤维层之间,从而通过将所述针织层的一表面相应层贴在交联剂网体上,而使所述的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相互接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纺织品。
背景技术
为了制成这些服装物,而且也在许多其它的最终应用中通常需要把两个针织层互相接合,从而尤其能把它们各自的性能(外观、舒适性、体积、稳定性等)组合在一起。
然而,某些针织层、尤其是使用在内衣或运动服领域内的针织层,不能够以使人满意的方式被涂覆上交联剂网体。特别是,上述功能的缺失可能源自于针织层本身的结构(结构过于开放、表面密度过低等),又或者源自于在涂覆作业中针织层保持较差(压力、热度、着色剂保持较差等)。
为了尝试解决该问题,已经提出使用一热熔剂膜或热熔剂网格(grille),其被间置于两个针织层之间,从而保证它们的接合。
所述方法尽管可以无需对针织层进行涂覆,但其尤其具有以下的缺陷:其对于由两个针织层形成的复合体形成负面特征。特别是可注意到:复合体僵硬,这不利于其手感;复合体的透气性降低,这有损于其舒适性;复合体随时间会发黄,这从美观的角度是无法使人满意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尤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因而特别地提出一一种复合型纺织品,其中所述纺织基体的两个表面上被涂覆有交联剂网体,从而无论需要接合的针织层性质如何,都可以利用两个针织层之间层贴的优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纺织品,其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接合基体,该基体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纤维层相互接合,所述基体包括第三纤维层,交联剂网体被涂覆在该第三纤维层的每个表面上,所述基体被间置于所述的第一与第二纤维层之间,从而通过将这些针织层的一表面相应层贴于交联剂网体上,而使所述的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相互接合;所述第一与第二纤维层中的至少之一具有开放结构;所述的开放结构式针织层由镂空扣形成;所述基体包括针织层,交联剂网体被涂覆在该针织层的每个表面上;所述针织层由针织体形成,所述针织层具有一表面密度,所述表面密度介于6g/m2-65g/m2之间。
本发明的复合型纺织品不发黄,透气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借助以下不同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将得到更好的理解。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合型纺织品,其包括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以及接合基体,该基体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纤维层相互接合,所述基体包括第三纤维层,交联剂网体被涂覆在该第三纤维层的每个表面上,所述基体被间置于所述的第一与第二纤维层之间,从而通过将这些针织层的一表面相应层贴于交联剂网体上,而使所述的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相互接合;所述第一与第二纤维层中的至少之一具有开放结构;所述的开放结构式针织层由镂空扣形成;所述基体包括针织层,交联剂网体被涂覆在该针织层的每个表面上;所述针织层由针织体形成,所述针织层具有一表面密度,所述表面密度介于6g/m2-65g/m2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覆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如皋市万龙服装厂,未经如皋市万龙服装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6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服装面料
- 下一篇:多层量子点胶层结构的量子点膜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