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7238.5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3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童光志;郑浩;童武;李国新;周艳君;于海;单同领;高飞;姜一峰;虞凌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A61K39/245;A61P31/22;A61K39/187;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达 猪瘟 病毒 e2 蛋白 重组 狂犬病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弱毒株,其插入的外源序列包括:CMV启动子、猪瘟病毒E2蛋白的信号肽及编码E2蛋白第1‑342位氨基酸和SV40 polyA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弱毒株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弱毒株,对伪狂犬病毒及猪瘟病毒均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适于作为防治伪狂犬病及猪瘟的疫苗候选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毒 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全球流行,对养猪业危害严 重,是各国防控和检疫的重要传染病。自从成功研制并广泛应用猪瘟疫苗(C株)以来,猪 瘟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鲜有大面积的爆发。但是,我国并未消灭猪瘟,且近十几年来, 猪瘟仍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而且流行态势日趋复杂,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中国研制的猪瘟疫苗(C株)是世界公认的优秀疫苗,但在中国复杂的养殖环境下,虽然采 取了猪瘟疫苗强制免疫防控策略,但猪瘟病毒在我国仍然广泛流行。
目前,很多国家采用猪瘟弱毒疫苗免疫来控制猪瘟,但弱毒疫苗最大的缺陷是用血清学 方法无法区分免疫猪群与野毒感染的猪群,不利于猪瘟的根除。而一部分国家采用的非免疫 清除策略,要对感染猪群实施扑杀策略,这种策略也面临经济损失和防控风险,而且不适于 我国的国情。猪瘟标记疫苗免疫(在血清学上可以与野毒感染猪相区分)与清除措施相结合是 世界公认的控制猪瘟最理想的方法。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发热、奇痒、脑脊髓炎为 主要特征的一种烈性传染病。PRV能感染多种宿主,但猪是该病毒主要的天然宿主、贮存者 和传播者。不同年龄段的猪都可感染,主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哺乳仔猪 高死亡率,及种猪不育。PRV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其基因组为线状双链DNA, 长约150kb,由长独特区(UL)、短独特区(US)及US两侧的重复序列所组成,编码70多种蛋 白。病毒粒子由核衣壳、外壳及囊膜三层组成。核衣壳是由6种衣壳蛋白包裹病毒基因组形 成的二十面体结构;外壳介于核衣壳与囊膜层间,由14种蛋白组成;囊膜由15种蛋白镶嵌 于双层脂膜组成,其中糖蛋白11种。病毒表面蛋白决定了病毒的细胞嗜性,也是主要的保护 性抗原。一些重要的病毒基因,如tk,对病毒毒力存在显著影响,其缺失能使病毒致弱。
伪狂犬最早发生于美国,我国于上世纪40年代末在猫中首次发现了PRV,60年代初在 猪群中也出现了该病毒流行,至今伪狂犬病毒仍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威胁着我国猪群的健 康,并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猪感染PRV后,有的呈隐性感染,但长期携带病毒;出现临床 症状的耐过猪也能成为病毒的携带者,成为传染源,这增加了PRV防治的难度。为了控制PRV,我国猪场自上世纪末开始广泛使用PRV弱毒活疫苗,如PRV Bartha-K61株活疫苗,猪伪狂犬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自2011年以来,许多使用PRV活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出现了母猪产弱仔、死胎、流产,仔猪出现神经症状及死亡等伪狂犬的临床症状。童武、彭金美等人也分别从发病猪中分离到了PRV野毒株,并通过基因序列分析与抗体中和试验证实了分离 的野毒株较疫苗株和经典毒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这表明,我国猪场中出现了PRV变异株,而 目前使用的商品化疫苗对变异株的保护效果差,导致了我国猪场伪狂犬发病率的抬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72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