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馈式传能光纤及光纤传能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27269.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7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李春龙;梁云;黄凤;邓辉;孙晓艳;黄莉;杨智豪;王瑶;曾鹏飞;田文峰;王佳伟;张嘉;王亚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6 | 分类号: | G02B6/06;G02B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式传能 光纤 系统 装置 | ||
1.一种反馈式传能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反馈光纤芯和至少一组能量传输光纤芯;
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用于传输光能量;
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用于传递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在传输光能量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扰动。
2.一种光纤传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光开关、测量模块、处理器和反馈式传能光纤;
所述反馈式传能光纤包括:传感反馈光纤芯和至少两组能量传输光纤芯,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用于传输光能量,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用于传递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在传输光能量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扰动;
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光开关连接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的第一端,每组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对应一个所述激光器和一个所述光开关,所述处理器的一端连接各组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对应的光开关,另一端通过所述测量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的第一端;
所述测量模块测量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中的非线性扰动,生成第一反馈信息,将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对所述光开关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传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一反馈值是否在第一预设阈值内;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反馈值超过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一反馈值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差值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差值信息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光开关断开。
4.一种光纤传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光开关、处理器、光伏电池、电池状态采集模块和反馈式传能光纤;
所述反馈式传能光纤包括:传感反馈光纤芯和至少两组能量传输光纤芯,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用于传输光能量,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用于传递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表征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在传输光能量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扰动;
所述激光器通过所述光开关连接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的第一端,每组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对应一个所述激光器和一个所述光开关,所述处理器的一端连接各组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对应的光开关,另一端连接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的第一端,所述光伏电池的一端连接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的第二端,另一端通过所述电池状态采集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的第二端;
所述电池状态采集模块采集所述光伏电池的第二反馈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反馈信息通过所述传感反馈光纤芯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对所述光开关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传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对应的第二反馈值是否在第二预设阈值内;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反馈值超过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生成所述第二反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差值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差值信息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光开关断开或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传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光伏电池的温度特性信息或能量转换效率信息;
当所述第二反馈值超过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生成所述第二反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差值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差值信息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光开关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传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信息为所述光伏电池的能量传输需求信息;
当所述第二反馈值超过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生成第二反馈值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差值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差值信息控制一个或多个所述光开关闭合。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光纤传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耦合器,所述耦合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能量传输光纤芯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光伏电池,用于将所述至少两组能量传输光纤芯传输的光能量进行耦合,并将耦合后的光能量传输至所述光伏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72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纳结构在光纤端面的转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波导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