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系统及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27852.1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非森;陈辉;朱宗涛;陈婧雯;陈勇;程银芬;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12 | 分类号: | B23K26/12;B23K26/142;B23K26/70;B23K26/08 |
代理公司: | 51263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晨光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加工 加工区 轻质合金 抽气管 抽气孔 出气孔 进气管 壳体 激光加工系统 工件加工区 透明透光板 辅助装置 壳体保护 壳体内部 内部中空 倾斜设置 相对倾斜 依次设置 开口侧 开口端 空腔 向内 开口 加工 保证 | ||
1.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侧开口、内部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位于开口侧的相对侧设置有透明透光板(2),所述壳体(1)内部空腔从开口端向内依次设置有进气管(8)和抽气管(9),进气管(8)和抽气管(9)上分别倾斜设置有出气孔(11)和抽气孔(10),出气孔(11)和抽气孔(10)均相对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不透明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还设置有软质气帘(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还设置有万向轮(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部空腔依次分为待加工区、加工区及已加工区,透明透光板(2)对应待加工区和加工区;所述进气管(8)和抽气管(9)均覆盖待加工区、加工区及已加工区,且加工区、待加工区及已加工区内的出气孔(11)和抽气孔(10)的间距均分别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透光板(2)上还呈圆周粘接有至少三个透镜垫块(3)和旋转固定块(4),二者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旋转固定块(4)通过销钉(5)与透明透光板(2)连接,且旋转固定块(4)可绕销钉(5)转动。
7.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激光加工辅助装置,激光加工辅助装置设置透明透光板(2)一侧的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可调夹具(13),可调夹具(13)上连接有激光加工头(12),激光加工头(12)位于透明透光板(2)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夹具(13)包括与壳体(1)通过第一螺钉(18)连接的固定板(23),固定板(23)两端设置有滑道(20),滑道(20)上设置有一排螺纹孔(22),所述固定板(23)平行设置有活动板(19),活动板(19)两端卡在滑道(20)内且可通过贯穿螺纹孔(22)的第二螺钉(21)与固定板(23)相对固定,所述活动板(19)侧面还通过第三螺钉(15)连接有U型板(16),U型板(16)之间通过第四螺钉(17)固定所述激光加工头(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轻质合金的激光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9)侧面设置有带弧形槽(26)的连接板(25),所述U型板(16)下端设置与连接板(25)平行配合的配合板(24),配合板(24)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三螺钉(15)贯穿弧形槽(26)后与螺纹通孔配合,实现活动板(19)与U型板(16)的可转动连接。
10.基于激光加工系统的轻质合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选择适配的激光加工头(12),通过可调夹具(13)夹紧并将可调夹具(13)与激光加工辅助装置固定,可调夹具(13)的活动板(19)与外部加工机器人的机械臂连接,将机械臂和激光加工头(12)的控制信号连接并设置成二者同时启闭;
S2 根据激光加工头(12)的激光光源选择光学透镜,并通过透镜垫块(3)和旋转固定块(4)夹紧定位;
S3 在机械臂的控制系统中设置好加工轨迹,在激光加工头(12)的控制系统中设置好激光加工参数;
S4 调整机械臂,将激光加工辅助装置移动至工件待加工区,并调节弧形槽(16)固定位置,改变激光加工头(12)入射倾斜角度,实现激光入射倾斜角度调节,并调节活动板(19)与光学透镜的距离,实现加工距离的调节;
S5开启激光加工头(12)定位光源,调节机械臂,将定位光源精确对准待加工区域;
S6 开启进气管(8)喷出惰性气体至壳体(1)内保护工件,开启进气管(8)后25~35秒后开启激光加工头(12)的加工光源和机械臂,开始加工;
S7启动机械臂和激光加工光源后,立即开启抽气管(9)外部抽气装置进行抽气;
S8激光加工过程中,通过透明透光板(2)观察加工情况,实时调节激光和机械臂加工参数;
S9激光加工完成后,滞后5~15s关闭抽气装置,滞后10~300s关闭进气管(8),加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成都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78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