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地净化动态调控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29736.3 申请日: 2018-06-19
公开(公告)号: CN108862599A 公开(公告)日: 2018-11-23
发明(设计)人: 章坚;孙健璘;李嘉俊;王超;施界洪;谈俊雅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A01G17/00;A01G20/00;A01G22/00;A01G24/10;A01G24/12;A01G24/15;A01G24/17;A01G24/22;A01G24/28;E02B3/06;E02B3/10
代理公司: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代理人: 马广旭
地址: 2140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河道 弯曲段 缓流 动态调控系统 堆放 湿地净化 森林区 沟渠 湖泊 泄流 森林植物 栽种 湿地生态系统 动态调控 发明构思 基本功能 介质组成 入口设置 湿生植物 包装袋 监测点 交汇口 生植物 堆料 土质 生化 生态 动植物 投放 挖掘 水利 配置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地净化动态调控系统,包括湖泊和与之相连的河道,所述河道具有弯曲段、缓流段;所述湖泊进入河道的入口设置主泄流闸,所述河道的弯曲段沿线堆放由包装袋和堆放介质组成的生态堤包,所述缓流段沿线堆放土质堆料,并与生态堤包相连,弯曲段与缓流段之间挖掘浅流沟渠,每条浅流沟渠与河道的交汇口设置次泄流闸;所述弯曲段附近两岸由近至远依次划分为湿生区、中生区、森林区,所述湿生区栽种湿生植物,中生区栽种湿中生植物,森林区配置森林植物;所述湖泊和河道投放生物;沿着河道设置有若干监测点。本发明构思新颖巧妙,发挥了物化、生化、水利、动植物群落的基本功能,实现了湿地生态系统实现自动可持续、动态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地净化动态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拥有“地球之肾”的美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态恶化日趋严重,威胁着包括人类在内的广大生物圈生存的基础,湿地污染和湿地环境恶化是其表现之一。

湿地的生态圈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自我净化能力高,尤其对于轻度污染,如污染及时遏制,其能很快恢复。但湿地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其恢复的难度却是极大的。一般来说,传统的清除污染和恢复群落的管理方法可行,但初步见效后如不注意强化,很容易造成反弹,也就是治标不治本。正确的思路是恢复生态,重建新的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从生物群落、水利和环境监测等多种角度出发,实现湿地净化和生态恢复的动态调控。

因此,单一的方法起的作用有限,应该结合多角度因素的影响,构建一套重建生态的动态调控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治理湿地污染和生态环境,致力于恢复湿地生态平衡,本发明开发一种湿地净化动态调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一种湿地净化动态调控系统,包括湖泊和与之相连的河道,所述河道具有若干弯道中心角在40°~120°的区段,沿着河道以弯道中心前后线性长度1.5~4km长度为弯曲段,相邻弯曲段之间为缓流段;所述湖泊进入河道的入口设置主泄流闸,所述河道的弯曲段沿线堆放由包装袋和堆放介质组成的生态堤包,并渐次由密到疏地分布至离河道10~50m处,所述缓流段沿线堆放土质堆料,并与生态堤包相连,弯曲段与缓流段之间挖掘延伸线性长度不少于500m的浅流沟渠,浅流沟渠的深度为河道深度的5~20%,且不浅于18cm,每条浅流沟渠与河道的交汇口设置次泄流闸;

所述弯曲段附近两岸由近至远依次划分为湿生区、中生区、森林区,所述湿生区栽种湿生植物,中生区栽种湿中生植物,森林区配置森林植物;所述湖泊和河道投放浮游动物、藻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以及草食、肉食和杂食的鱼类;沿着河道设置有若干监测点。

作为优选,所述河道在弯曲段和缓流段交接处挖掘深度为河道深度1.5~2.5倍的深沟。深沟具有扩大水容量、调节水流湍度和生物生长环境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湿生植物选自禾本科、伞形科、莎草科、香蒲科、泽泻科、千屈菜科、苳叶科、鸢尾花科、梭鱼草科、天南星科、龙胆科、灯芯草植物的一种或其组合。以上湿生植物大多为挺水植物,具有去污、局部水流阻隔等功效。

作为优选,所述湿中生植物包括水松、圆柏、白杨、河柳、女贞、水杨梅、垂柳、水杉、香樟、紫藤、朴树、白桦、广玉兰、合欢、龙舌兰、夹竹桃、皂荚、紫薇、棕榈中的至少两种的组合。以上湿中生植物生长环境适合岸边,且与湿生植物能保持良好的生态层次。

作为优选,所述森林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苔藓植物、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能在森林形成很好的垂直层次。

作为优选,所述土质堆料的渗透系数在0.00002~0.0005cm/s。土质堆料的渗透系数中等,能够使水流渗透速度合适,利于植物生长和堤岸的形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297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