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育锻炼用脊椎颈椎矫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0049.3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张健 |
地址: | 32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矫正 移动轴 导向管 靠背架 支撑脚 扣架 脊椎 自由端 体育锻炼 内套 脊椎矫正 前胸部位 底端 锻炼 外端 椅面 颈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育锻炼用脊椎颈椎矫正装置,包括若干根支撑脚,支撑脚的顶部之间设有椅面,椅面的后部上设有靠背架,靠背架的下部设有第一扣架与第二扣架,第一扣架的下部安装在第二支撑脚的端部之间,第二扣架的下部安装在第二支撑脚的底端之间;靠背架的下部设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一移动轴,第一移动轴的一端设有脊椎矫正座,第一移动轴的外端为自由端;靠背架的上部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二移动轴,第二移动轴的一端设有颈椎矫正座,第二移动轴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颈椎矫正座的正面设有颈椎矫正垫。本发明通过调整锻炼者的前胸部位可以使锻炼者的脊椎与颈椎调整到更加合适的位置,从而方便脊椎颈椎矫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矫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体育锻炼用脊椎颈椎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脊椎矫正技术是专用于复位偏位、半脱位的脊椎,调整脊椎关节的一门技术,类似于中医的扳法和正骨术,但有其系统理论指导,有其特有的发力技巧,是一项科学、高效的治疗技术。脊椎矫正学是一门哲学与科学艺术的综合。在指导思想上,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注重人体内部各器官及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与物理平衡的方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脊椎矫正学已不是一门单纯调整脊椎骨的系统性手法,而是宏观地从人体的整体平衡着眼,来认识人体内部的奥秘,再从科学实验中寻找依据,以达到调整平衡的目的。这种调整的方法不仅对脊椎安全、有效,也涉及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和关节,涉及到种种生理学的平衡。这种对人体的认识和调节,可以达到微妙的境界。颈椎变形是颈椎病的症状之一,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现有的脊椎颈椎患者不方便进行理疗,尤其是通过物理的方式达到理疗的效果;对患者进行矫正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前胸靠座进行水平移动,前胸靠座可以方便对锻炼者的前胸部位进行推移,通过调整锻炼者的前胸部位可以使锻炼者的脊椎与颈椎调整到更加合适的位置,从而方便脊椎颈椎矫正的体育锻炼用脊椎颈椎矫正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体育锻炼用脊椎颈椎矫正装置,包括若干根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顶部之间设有椅面,椅面的后部上设有靠背架,靠背架的下部设有第一扣架与第二扣架,第一扣架的下部安装在第二支撑脚的端部之间,第二扣架的下部安装在第二支撑脚的底端之间;靠背架的下部设有第一导向管,第一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一移动轴,第一移动轴的一端设有脊椎矫正座,第一移动轴的外端为自由端;靠背架的上部设有第二导向管,第二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二移动轴,第二移动轴的一端设有颈椎矫正座,第二移动轴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颈椎矫正座的正面设有颈椎矫正垫;椅面的前部设有前架,前架的顶部设有定位架,定位架的中部位置设有第三导向管,第三导向管内套装有第三移动轴,第三移动轴的外端为自由端,第三移动轴的内端设有前胸靠座;前胸靠座布置在颈椎矫正座与脊椎矫正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脚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脚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二支撑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轴的外端设第一操作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轴的自由端设有第二操作杆。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架的顶部设有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架的顶部设有限位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移动轴的外端设有第三操作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学院,未经丽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下垂纠正器
- 下一篇:一种骨科设备专用牵引腿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