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综合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0777.4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山;胡超群;蒋明;谢碧衡;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H1/20 | 分类号: | B60H1/20;B60H1/3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余热 利用 综合 系统 | ||
1.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和多功能换热系统组成,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1)、膨胀机(2)、第三换热器(4)、有机工质储液罐(5)、工质泵(6)、第一风机(7)、发电机(11)和单向阀(12),所述多功能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3)、第二换热器(8)、膨胀阀(9)和第二风机(10),所述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和多功能换热系统通过阀组进行串联或并联;
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高温管道为汽车尾气回路,低温管道为有机工质回路,所述第二换热器(8)的高温管道为有机工质回路,低温管道为空气回路,所述第三换热器(4)的高温管道为有机工质回路,低温管道为空气回路;所述工质泵(6)的进口管路与有机工质储液罐(5)的出口管路连通,工质泵(6)的出口设有2个出口管路,一个出口管路与第一换热器(1)的低温管道的进口管路连通,另一个出口管路上设有第十五截止阀(1315);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和出口管路均与汽车尾气管道连通;所述膨胀机(2)的进口管路与第一换热器(1)的低温管道的出口管路连通,膨胀机(2)的出口设有2个出口管路,2个出口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九截止阀(139)和第十截止阀(1310),膨胀机(2)上连接有发电机(11);所述单向阀(12)的进口端与第九截止阀(139)的出口端连通,单向阀(12)的出口端与压缩机(3)的出口端、第七截止阀(137)的出口端和第三换热器(4)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连通;所述第三换热器(4)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端设有3个进口管路,3个进口管路分别与压缩机(3)的出口端、第七截止阀(137)的出口端和单向阀(12)的出口端连通,第三换热器(4)的高温管道的出口端与有机工质储液罐(5)的进口端连通,第三换热器(4)的低温管道的进口管路上连接有第一风机(7),第一风机(7)与室外连通;
所述压缩机(3)依靠发电机的电能驱动,压缩机(3)与第八截止阀(138)串联并与第七截止阀(137)并联;所述第二换热器(8)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端有2个进口管路,2个进口管路上分别设有第十截止阀(1310)和第十一截止阀(1311),第二换热器(8)的高温管道的出口端设有2个出口管路,2个出口管路上分别设有第十三截止阀(1313)和第十四截止阀(1314),第二换热器(8)的低温管道的进口端上连接有第二风机(10);所述膨胀阀(9)与第十四截止阀(1314)串联并与第十三截止阀(1313)并联;第十二截止阀(1312)的一端与第七截止阀(137)和第八截止阀(138)连通,另一端与第十五截止阀(1315)、第十三截止阀(1313)和膨胀阀(9)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器(1)的高温管道的进口管路上设有第一截止阀(131),第一换热器(1)的高温管道的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二截止阀(132);
所述第二换热器(8)的低温管道的出风口处设有2根出风管道,2根出风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三截止阀(133)和第四截止阀(134),所述第二风机(10)的进风口处设有2根进风管道,2根进风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五截止阀(135)和第六截止阀(136);所述第三截止阀(133)和第五截止阀(135)与室内连通,所述第四截止阀(134)和第六截止阀(136)与室外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工质为三氟二氯乙烷或四氟一氯乙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7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