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水体除藻过程中的鱼类的运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0936.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7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垒;刘楠;赵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A01K63/06;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10004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剂 水体除藻 维生素C 鱼类 水体 运输 环境变化 鱼类投放 运输过程 体积比 原生水 质量比 成活率 应用 死亡率 | ||
1.一种应用于水体除藻过程中的鱼类的运输方法,包括:
将待运输的鱼类投放入箱体(2)中,其中所述箱体中包含体积比为1:1~3:1的原生水和目的水混合的水体(16);并且所述水体中包含浓度为15~25mg/L的维生素C以及MS-222麻醉剂,所述维生素C与MS-222麻醉剂的质量比为3:5~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还包括向所述水体中输送氧气或者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还包括利用灯光来照明所述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所述鱼类为鲢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所述将待运输的鱼类投放入箱体(2)的步骤包括将待运输的鱼类放入孔隙为1~3mm的渔网中,然后再放入箱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还包括使得箱体(2)中的水体(16)循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在循环的过程中对水体进行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还包括控制箱体(2)中的水体(16)的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当运输时间为2~3h时,运鱼密度为700~800kg/m3;当运输时间为3~5h时,运鱼密度为500~600kg/m3;当运输时间为5~7h时,运鱼密度为400~500kg/m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所述水体(16)的温度为5~10℃。
11.一种应用于水体除藻过程中的鱼类的运输方法,包括:将待运输的鱼类投放入运输系统中,其中所述运输系统包括:箱体(2)、包裹箱体(2)外壁的保温层(1)、水循环及温控系统以及溶解氧系统;
其中,所述箱体(2)在上部形成有进水口(4)、在底部形成有出水口(3)并且在顶面形成有通气口(15);
其中,所述水循环及温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6)、水温调节器(8)、水循环装置(7)以及出水管(5),其中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4)与所述箱体(2)连通,所述出水管(5)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水口(3)与所述箱体(2)连通;
其中,所述溶解氧系统包括气瓶(11)、输气管(12)、控制阀(13)以及溶解氧传感器(14),其中气瓶(11)与输气管(12)连接,用于向箱体(2)中的水体(16)输送氧气;溶解氧传感器(14)设置在所述箱体(2)之中,用于感测箱体(2)中的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控制阀(13)设置在输送氧气的气路上,用于基于溶解氧传感器(14)所检测的氧气含量而打开或关闭以控制氧气的输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设置在箱体(2)上部的照明灯(9)。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所述水循环及温控系统还包括过滤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输方法,其中所述运输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2)内部的孔隙为1~3mm的渔网(17),所述待运输的鱼类放入所述渔网(1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09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鲜活水产运输装置
- 下一篇:鱼缸养鱼昼夜自动切换供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