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及其液相烧结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1509.4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郑嘉棋;黄政仁;陈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C7/10 | 分类号: | H01C7/1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基复相压敏 陶瓷 及其 烧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由SiC基体、以及分散于SiC基体中的MoSi2第二相、AlN和Y2O3组成;所述MoSi2第二相的含量为2.5~17.5wt%,所述AlN的含量为1~5wt%,Y2O3的含量为1~2wt%,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wt%;
当MoSi2第二相的含量在2.5~17.5wt%变化时,所述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的压敏电压U1mA在0.002~0.242V·mm-1范围内可控,非线性系数为α为1.20~1.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AlN的含量为5wt%,所述Y2O3的含量为2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的密度为3.28~3.54 g·m-3,抗弯强度为420~511MPa。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按照所述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的组成称取SiC粉体、AlN粉体、Y2O3粉体和MoSi2粉体并混合,得到原料粉体;
(2)将所得原料粉料压制成型,再经真空脱粘后,在惰性气氛条件下烧结,得到所述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C粉体的粒径为0.5~1μm;所述AlN粉体的粒径为2~3μm;所述Y2O3粉体的粒径为0.5~1μm;所述MoSi2粉体的粒径为0.5~1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原料粉体时还加入粘结剂,所述粘结剂为酚醛树脂、PVA、PVB中的至少一种、加入量为原料粉体总质量的2~5wt%。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成型的方式为干压成型或/和等静压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成型的方式为先干压成型后再等静压成型;所述干压成型的压力为5~100MPa,所述等静压的压力为150~2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脱粘的温度为600~1200℃,时间为2~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800~2000℃,保温时间为1~3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的温度为1900~2000℃。
12.一种调控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的压敏电阻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酚醛树脂、PVB、PVA中至少一种为粘结剂,以AlN和Y2O3作为烧结助剂常压液相烧结制备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所述AlN的含量为1~5wt%,所述Y2O3的含量为1~2wt%,SiC基体、MoSi2第二相、AlN和Y2O3的组分含量之和为100wt%;通过控制MoSi2第二相材料的含量2.5~17.5wt%以调控碳化硅基复相压敏陶瓷的压敏电阻特性以使其压敏电压U1mA在0.002~0.242V·mm-1范围内可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150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石墨凝胶注模制备形状各异碳化硅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