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2118.4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俊文;舒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9 | 分类号: | G01N21/59;G08B21/18;H04B10/1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瑛琪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透明度 报警器 浮力板 塑胶 光线接收装置 光线发射器 突变 信号发射器 发射器 触发信号 反光镜组 光线导向 光线反射 急剧变化 水体水质 折射原理 控制器 监测 电源 水体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该报警器包括:塑胶浮力板,设置在所述塑胶浮力板同一面上的光线接收装置、光线发射器和将所述光线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导向所述光线接收装置的反光镜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塑胶浮力板的另一面上的电源、控制器和信号发射器。本发明利用光线反射及折射原理,可以对水体透明度进行监测,只有当水体水质急剧变化时触发信号发射器,无需对水体具体数值进行监测,具备成本低廉且应用广泛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
背景技术
今年来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水通常导致某一区域内水体物理性质或组成成分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水质监测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水质突变时,水体内的成分发生变化,可能含有大量泥沙、微生物、悬浮物、化学成分等,通过对水体成分的监测,市场上推出了很多水质监测器,而通过对水体透明度的监测来衡量水污染的程度,是水质监测更简单的一种办法。大多水体透明度监测器含有数字记录模块、复杂的控制系统等,需要几小时,几天甚至数月的时间内连续地、实时地检测特定位置的水体状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只在发生水体透明度突变时,才触动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工作。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包括塑胶浮力板,设置在所述塑胶浮力板同一面上的光线接收装置、光线发射器和将所述光线发射器发出的光线导向所述光线接收装置的反光镜组,以及设置在所述塑胶浮力板的另一面的电源、控制器和信号发射器,所述光线接收装置和所述信号发射器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线发射器发射光线,经反光镜组反射到光线接收装置,当水体透明度突变时,光线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光线变弱或者接收不到光线,则控制器驱动信号发射装置,这样可以使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仅在水体透明度发生较大变化时被触发,简化了监测流程,节约了成本。
优选地,所述光线接收装置包括:防护罩,设置于防护罩内部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光线接收器,将经所述反光镜组反射的光线折射到所述光线接收器上或者折射到光线接收器以外的折射玻璃块,且所述折射玻璃块和所述防护罩的侧面开口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可以防水,保护光线接收器,同时在防护罩的侧面设置折射玻璃块,经反光镜组反射的光线通过折射玻璃块发生折射,当水体污染导致水体折射率发生变化时,光线折射进折射玻璃块后的折射角发生变化,如此,光线经折射玻璃块射出后的折射角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此时光线接收器可以监测到这个变化,对应于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线;当水体污染对水的密度影响较小,对水体的折射率影响较小时,光线经过折射玻璃块的折射角不发生变化,光线接收器依然能接收到光线,光线接收器通过光线强度的衰减程度也可以监测到水体透明度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信号发射器还与水体透明度突变报警器以外的报警装置无线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光线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线或者接收到的光线变弱时,光线接收器传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识别电信号,电信号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驱动信号发送器发送无线信号,所述无线信号触动周围企业内部的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示水体污染,应采取相应措施,监测系统只在水体污染严重时触发整个系统工作且响应速度快,不需要专人分析水污染数据,节约了电力和人力资源。
优选地,所述反光镜组垂直于塑胶浮力板且围绕光线接收装置四周分布,包括用来接收并反射光线发射器发出的光线的第一反光镜、用来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一反光镜反射光线的第二反光镜、用来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二反光镜反射光线的第三反光镜和用来接收并反射所述第三反光镜反射光线的第四反光镜,且所述第一反光镜和所述第三反光镜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反光镜和所述第四反光镜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反光镜、所述第三反光镜均与所述第二反光镜、所述第四反光镜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1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