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收集白蚁有翅成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2310.3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军;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2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集 白蚁 成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白蚁有翅成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牛皮纸管整理齐整,做成纸管洞口外露,侧壁胶纸包裹的纸筒或做成一侧纸管洞口外露,一侧纸管洞口封死,侧壁胶纸包裹的纸筒;然后在白蚁分飞前,将纸筒充分润湿,放置于有白蚁分飞的路灯旁的树下土中或者建筑墙边,纸筒靠近树干或墙边放置,每个有白蚁分飞的路灯下放2‑6个纸筒;待白蚁分飞结束后,收集纸筒,将有成对白蚁有翅成虫的纸管直接放入饲养容器中进行饲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可实现白蚁有翅成虫的大量收集,并完全避免收集过程中白蚁成虫的损伤,极大提高了配对成功率,且取材方便,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收集白蚁有翅成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性昆虫,自古以来,人们早已认识到白蚁的食用与药用价值。有记载显示,在我国3000多年前就已有制作蚁酱作为御膳的习惯(动物志)。云南有些少数民族至今也有吃白蚁的习俗。白蚁的药用价值历代医书均有记载,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曾记述:“白蚁泥主治恶疮肿毒,用松木上者同黄丹烙炒黑,研和香油涂,即愈之。”白蚁作为一种昆虫资源加以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直接在野外寻找采集白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采集到的蚁量有限,极大地限制了白蚁的开发利用,而人工饲养是得到大量白蚁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白蚁人工饲养的主要方法是在白蚁繁殖期采集白蚁有翅成虫回室内配对饲养(黄亮文,陈丽玲,家白蚁的饲养方法[J],昆虫知识,1982,19(01):32-34)。而目前收集有翅成虫的方法都是用专门的灯诱集,灯下放盆,盆内放潮湿的碎纸片,待白蚁有翅成虫趋光飞到盆中,爬入碎纸片上,再收集抖落到另外的瓷盆中,收集追逐配对的白蚁有翅成虫,再一对对放入饲养容器中进行配对饲养(刘源智,江涌等,中国白蚁生物学及防治[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132)。该方法需要挂灯,设盆,转移白蚁有翅成虫,观察追逐配对蚁,再捉到饲养容器中,步骤多,费时费力,必须守着等诱集完后就得及时收集,在收集转移过程中白蚁被人为转移多次,容易造成有翅成虫损伤导致饲养失败,并且白蚁容易逃逸,难上手,不熟练的人很难操作,另外在从灯诱盆中转移到瓷盆过程中还将已经配对好的白蚁成虫打散后重新再配对,也可能导致配对繁殖受影响。因此,急需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省时省力,不损伤白蚁,容易上手的白蚁有翅成虫收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集白蚁有翅成虫的方法,为实现白蚁的人工饲养奠定基础。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收集白蚁有翅成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牛皮纸管整理齐整,用封箱胶沿纸管卷侧壁粘一圈扎紧,做成纸管洞口外露,侧壁胶纸包裹的纸筒或用封箱胶沿纸管卷侧壁粘一圈扎紧,将一侧壁的管口也用封箱胶封住,做成一侧纸管洞口外露,一侧纸管洞口封死,侧壁胶纸包裹的纸筒;
(2)在白蚁分飞前,将步骤(1)制得的纸筒充分润湿达到纸管内壁湿润但没有水滴的状态,将润湿的纸筒横向放在有白蚁分飞的路灯旁的树下土中或者放置于有白蚁分飞路灯旁的建筑墙边,纸筒靠近树干或墙边放置,每个有白蚁分飞的路灯下放2~6个纸筒;
(3)待白蚁分飞结束后,收集纸筒,撕掉外层胶纸,将纸管散开,有成对白蚁进入的纸管管口会被白蚁用泥土或者碎纸封住,将有成对白蚁有翅成虫的纸管直接放入饲养容器中,让白蚁自然转移到饲养容器中进行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纸管洞口外露,侧壁胶纸包裹的纸筒含有35~45条牛皮纸管,所述牛皮纸管的内径为2~3mm,壁厚为0.3~0.6mm,长度为5~10cm。
进一步地,所述一侧纸管洞口外露,一侧纸管洞口封死,侧壁胶纸包裹的纸筒含有15~25条牛皮纸管,所述牛皮纸管的内径为8~10mm,壁厚为0.3~0.6mm,长度为5~10cm,并且该纸筒在经步骤(2)充分润湿前需在每个纸管中加入1~2cm的潮湿腐殖土,湿度以不滴水为标准,然后适当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2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水虻环保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气幕赶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