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轴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3542.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胜 |
主分类号: | F16C33/78 | 分类号: | F16C3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装置 滑块 环形槽 内圈 防尘轴承 外侧设置 弹性环 轴承 轴承技术领域 防尘效果 两侧设置 保持架 导向杆 固定环 滚动体 圆环状 翻动 两组 | ||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尘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还包括一号滑块、环形槽和防尘装置;所述内圈和外圈的两侧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套设在内圈和外圈之间,防尘装置用于阻止灰尘进入到轴承内部;所述内圈的外侧设置一个环形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置另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防尘装置的安装;所述内圈的外侧设置一组一号滑块;所述外圈的内侧设置另一组一号滑块,两组一号滑块分别组成圆环状;所述一号滑块用于控制防尘装置的安装;通过导向杆推动二号滑块完全进入固定环,使得一号弹性环和二号弹性环向上翻动,防尘装置缩短,使防尘装置安装到环形槽,进而提高了轴承防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尘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种轴承防尘盖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210202354.5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承防尘盖,包括减压槽;所述防尘盖上设有减压槽,该减压槽设于防尘盖与轴承外圈相配合的位置,所述减压槽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轴承中心轴X垂直,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形成的角度为35°~45°,所述的减压槽设置有9个,并且间隔布置在所述轴承防尘盖上,所述减压槽的最宽处的宽度为0.1~0.14mm,所述减压槽呈锥形状。
该技术方案由于将减压槽设置成锥形状,减压槽的开口与空气吸力方向具有较大的角度,另外将减压槽的最宽处的宽度降低,而减压槽个数增加,从能够保证轴承灰尘不易进入到轴承内部;但是该方案未能解决防尘盖在轴承转动过程中脱落和防尘盖平整贴合的问题,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尘轴承,防尘装置安装时,导向槽及时调整防尘装置的位置,使得防尘装置推动导向板转动中,能够平整的将防尘装置送至环形槽处卡紧;同时通过导向杆受到内圈和外圈的挤压,导向杆先挤压弹片,在弹片不能继续挤压后,推动二号滑块在一号弹性环和刚性环之间的滑槽内中滑动;当二号滑块完全滑动到刚性环中时,一号弹性环和二号弹性环向上翻动,防尘装置安装到环形槽中。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尘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动体;还包括一号滑块、环形槽和防尘装置;所述内圈和外圈的两侧设置有防尘装置,所述防尘装置套设在内圈和外圈之间,防尘装置用于阻止灰尘进入到轴承内部;所述内圈的外侧设置一个环形槽;所述外圈的内侧设置另一个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防尘装置的安装;所述内圈的外侧设置一组一号滑块;所述外圈的内侧设置另一组一号滑块,两组一号滑块分别组成圆环状;所述一号滑块用于控制防尘装置的安装。工作时,将防尘装置安装到环形槽中,在防尘装置接触一号滑块时,一号滑块受力向两侧移动,防尘装置继续运动直至到达环形槽处卡住,从而提高了轴承的防尘效果;防尘装置离开一号滑块时,一号滑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避免防尘装置在转动中脱离轴承,从而影响防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一号滑块的端头通过转轴安装有导向板,转轴中设有扭簧。工作时,防尘装置接触导向板时,导向板在防尘装置的作用下向靠近环形槽一侧转动,防尘装置继续运动直至到达环形槽处卡住,从而提高了轴承的防尘效果;防尘装置离开导向板后,导向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复位,避免防尘装置在转动中脱离轴承,从而影响防尘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一侧开设有一组导向槽。工作时,在防尘装置通过导向板进行安装时,过程中存在左右高低不平的现象,使得安装的防尘装置防尘效果不佳;而导向槽既可以对防尘装置进行缓冲又可以及时对防尘装置进行调整,使得防尘装置平整的安装到环形槽中,从而提高了轴承的防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胜,未经杨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3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