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于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3619.4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段利强;宋帅飞;贾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璋亮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04;H02K9/08;H02K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陈世洪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电机 散热 壳体结构 散热效果 底板 底板顶部 散热壳体 挤压箱 电机散热装置 活动连接有 连接处位置 固定装置 固定板 连接管 伸缩杆 支撑杆 底端 盲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便于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包括底板,底板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壳体,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管顶部的中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表面的两侧和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挤压箱,挤压箱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涉及电机散热装置技术领域。该便于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通过底板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壳体,可以方便的效果好的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而且不会出现散热盲区,使整体的散热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让伺服电机的散热效果变得更佳,这样就解决了目前现有的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在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时,伺服电机与固定装置连接处位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便于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伺服系统是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主要靠脉冲来定位,基本上可以这样理解,伺服电机接收到1个脉冲,就会旋转1个脉冲对应的角度,从而实现位移,因为,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目前,现有的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在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时,伺服电机与固定装置连接处位置散热效果差,如果想要燃热效果好的话那就需要将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降低使散热效果变得更佳,这不利于人们使用,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便于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在对伺服电机进行散热时,伺服电机与固定装置连接处位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便于伺服电机散热的壳体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壳体,并且散热壳体内腔两侧之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的底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顶部的中部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并且伺服电机表面的两侧和顶部均活动连接有挤压箱,所述挤压箱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并且伸缩杆的表面贯穿有固定架,所述伸缩杆和固定架均通过连接板与散热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且连接管底部的中部连通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气泵两侧的出风管均贯穿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部与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并且卡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排气管,并且排气管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嘴。
优选的,所述气泵出风管表面的一侧贯穿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一侧且位于气泵出风管的表面贯穿有竹炭过滤板,所述竹炭过滤板的一侧且位于气泵出风管的表面贯穿有第二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表面的顶部开设有通气孔,所述散热壳体表面通气孔的中部贯穿有转动电机,并且转动电机表面的一侧通过连接架与散热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壳体内腔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风扇罩,并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挤压箱内腔两侧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挡板,并且挡板的表面贯穿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一端连通有流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环形管的一端贯穿挤压箱并延伸至挤压箱的外部,所述环形管的另一端通过防倒流器与挤压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管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制冷器,并且制冷器的一侧与挤压箱的内腔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璋亮,未经朱璋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36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同步减速电机用风罩
- 下一篇:一种电机进线密封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