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4921.1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0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石浩;刘贵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35/14 | 分类号: | C07C335/14 |
代理公司: | 33201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钳 硫脲 聚醚 式( I ) 氨基酸酯盐酸盐 制备和应用 手性分子 手性识别 客体 对映异构体 连接基团 贝叶烷 聚醚链 可用 手性 合成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是以硫脲聚醚链为连接基团,ent‑贝叶烷骨架为手性臂,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在识别手性分子客体中的应用,所述的手性分子客体为D/L‑氨基酸酯盐酸盐。本发明合成的分子钳对D/L‑氨基酸酯盐酸盐具有一定的手性识别性能,可用于手性识别分离对映异构体。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ent-贝叶烷二萜骨架为手性臂的分子钳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手性分子识别领域的应用,属于手性识别分离领域。
(二)背景技术
分子识别是生物体系的基本特征,并在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当一对手性对映异构体进入生命体后,两个对映异构体常常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物活性,所以对手性物质的对映异构体进行手性识别分离是非常有意义的。硫脲聚醚链可与客体化合物形成分子间氢键等作用力,ent-贝叶烷型二萜分子骨架具有刚性的疏水外壁、凹面的结构和固有的不对称性,利用ent-贝叶烷型二萜分子骨架结构的不对称性,研究开发新型的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超分子化合物,在功能材料、医药、生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具有手性分子识别功能的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手性识别分离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其是以硫脲聚醚链为连接基团,ent-贝叶烷骨架为手性臂,结构如式(I)或式(II)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式(XV)所示化合物、式(VIII)或式(IX)所示化合物、DIEA溶于二氯甲烷,室温搅拌反应5~20h,反应液直接拌样,经硅胶柱层析(优选以石油醚/丙酮作为洗脱试剂,其中石油醚∶丙酮=5:1),制得相应的式(I)或式(II)所示的硫脲聚醚桥连手性分子钳;
进一步,所述式(XV)所示化合物与式(VIII)或式(IX)所示化合物、DIE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0.5~2:1~5;所述二氯甲烷的总体积用量以式(XV)所示化合物的质量计为10~50mL/g。
本发明中,式(XV)、式(VIII)、式(IX)所示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制备可参考公开文献。
具体而言,所述式(VIII)和式(IX)所示化合物推荐通过如下步骤进行制备:
(1)将NaBH4和I2加入无水THF a中,得到混合液,在氮气保护下,于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D-苯丙氨酸(III)或L-苯丙氨酸(IV)的无水THF b溶液,滴加完毕后迅速升温至回流反应10~24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缓慢滴加甲醇直至溶液澄清,减压蒸去多余溶剂,加入10~30%的KOH溶液,室温搅拌2~6h,所得反应液a经后处理,制得相应的式(V)或式(VI)所示化合物;所述式(III)所示化合物与NaBH4、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6:0.5~2;所述THFa的体积用量以式(III)所示化合物的质量计为10~40mL/g;所述THF b的体积用量以式(III)所示化合物的质量计为10~40mL/g;所述KOH溶液的体积用量以式(III)所示化合物的质量计为10~50mL/g;
(2)将一缩二乙二醇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冰浴下条件下搅拌溶解,分批加入对甲苯磺酰氯,再分批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于冰浴条件搅拌反应2~6h,所得反应液b经后处理,制得式(VII)所示化合物;所述一缩二乙二醇与对甲苯磺酰氯、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1~6;所述二氯甲烷的体积用量以一缩二乙二醇的体积计为5~20mL/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49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