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祛湿的艾饼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5353.7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常小荣;黄河;刘迈兰;刘密;钟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20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包 水中 祛湿 配粉 水煮 收放线装置 外部袋体 药力渗透 中药粉末 中药包 上端 药力 袋体 下端 药粉 体内 水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湿用中药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湿的艾饼包,包括外部袋体及放置在袋体内的中药粉末,所述袋体包括包裹在药粉外侧药包及包裹在药包外侧的渗透包,所述药包包括位于上端的上部药包及位于下端的下部药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艾饼包放置在配粉包下端,通过收放线装置将艾饼包下方至水中,直至水面没过艾饼包,艾饼包随水煮至药力渗透水中,再继续放,直至配粉包没入水中,一起随水煮至药力完全进入水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湿用中药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祛湿的艾饼包。
背景技术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自然界中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认为通过饮食、起居可以对湿气进行调节。湿气重有内湿和外湿之分,而此处的外湿即为自然界湿气太胜侵袭人体,由于湿为阴邪易袭阳位其性重浊,所以感受湿邪时会有头痛如裹困重等感觉,又因其重浊粘腻往往伴有肢体困重麻木的感觉。
另外脾喜燥恶湿,易被湿邪所困出现脾虚生内湿的症状: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粘腻等。观其舌苔厚腻,察其脉象濡临床间夹其他征象,都表现出湿气重的症状体征。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
现代科学临床应用表明,艾叶具有温中、逐冷、除湿的作用,湿气重患者临床发病率较高,以往祛湿多采用中药口服,但中药煎熬特别耗费时间且煎药方法不正确容易产生不良后果。
因此,开发一种新用于祛湿的艾饼包,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祛湿的艾饼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能口服祛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祛湿的艾饼包,包括外部袋体及放置在袋体内的中药粉末,所述袋体包括包裹在药粉外侧药包及包裹在药包外侧的渗透包,所述药包包括位于上端的上部药包及位于下端的下部药包,所述渗透包包括上部渗透包及下部渗透包,所述上部药包放置在上部渗透包中,所述下部药包放置在下部渗透包中,所述上部药包、下部药包、上部渗透包及下部渗透包均为镂空状袋体,所述上部渗透包的下端与下部渗透包的上端相连,所述上部渗透包的上端连接吊线,所述吊线的上端与收线装置相连。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支架及安装在支架内的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一端安装端盖,所述吊线的上端插入端盖内,所述收线辊的另一端为旋转端。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线辊的旋转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架上。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线路与定时控制器相连。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收线辊的外环面上设有螺旋状收线槽,所述收线槽沿收线辊轴向方向设置。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一侧连接吊装机构。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述吊装机构包括横向设置的夹持卡夹,所述卡夹的夹持端向下设置,所述卡夹夹持端的两相对侧设有夹持软垫。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下部渗透包的上端设有条形孔,所述上部渗透包的下端连接穿入条形孔内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端部与上部渗透包的外壁之间设有子母搭扣,所述连接带的端部通过子母搭扣连接到上部渗透包上。
在本发明中,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部渗透包和下部渗透包的上端均为开口端,所述条形孔贯穿前后两侧的下部渗透包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