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对称多核异构并行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5404.6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斯·科拉米达斯;雅科沃斯·斯塔姆利斯;乔治·西迪罗坡洛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想芯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宗晓斌 |
地址: | 希腊*** | 国省代码: | 希腊;G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耗简档 多核 并行处理系统 非对称 微架构 异构 非对称图形 可执行指令 流水线阶段 矢量化单元 指令集架构 操作频率 处理单元 分支执行 指令子集 寄存器 指示符 子集 配置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非对称多核异构并行处理系统。多核非对称图形处理单元(GPU)包括第一组的GPU核心和第二组的GPU核心。第一组的GPU核心具有第一微架构和第一功耗简档。第一组的GPU核心被配置为执行指令集架构(ISA)的指令子集。第二组的GPU核心具有第二微架构和比第一功耗简档高的第二功耗简档,并被配置为执行整个ISA。第一组的GPU核心和第二组的GPU核心可以通过流水线阶段的数量、寄存器的数量、分支执行、矢量化单元或其组合来进一步区分。任一组中的GPU核心子集可能具有不同的操作频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包括用以确定执行是由第一组的GPU核心还是由第二组的GPU核心执行的指示符。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7年6月20日提交的名称为“非对称多核异构并行处理系统(An Asymmetric Multi-Core Heterogeneous Parallel Processing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522,172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全部被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示例性方面涉及图形处理器单元,并且具体涉及多核图形处理器单元及其变体。
背景技术
本节中描述的方法是可以进行的方法,但不一定是先前已经构想或进行的方法。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应该假定本节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仅由于它们被包括在本节中而被认为是现有技术。类似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关于一种或多种方法所确定的问题不应被假定为基于本节而在任何现有技术中已经意识到。
诸如物联网设备的许多设备现在包括显示单元。对于其中的许多设备来说,最大的功耗是由于显示器和相关的处理器造成的。优化处理器可以实现更小的功耗或利用相同的功耗执行额外任务的能力。处理器架构通常针对特定任务进行优化,而在其他任务中则可能不足。
一些申请包括对于非对称处理器的使用,诸如授予Diamond的美国专利9,087,161“用于实现协作图形指令执行的非对称缩放多GPU图形系统”中描述的技术。据了解,Diamond描述了使用多个非对称(渲染能力不同)的图形处理器单元(GPU),以便将渲染功能扩展到计算机系统。这样的系统是复杂的,并且可能需要用于每个GPU产生与特定GPU的工作负载相对应的指令集(该指令集可能仅在同样的GPU上执行)的开销。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非对称多核异构图形处理单元GPU。该非对称多核异构GPU包括: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GPU核心,每个GPU核心具有第一微架构和第一功耗简档,所述第一组的GPU核心被配置为执行指令集架构ISA的第一子集;和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GPU核心,每个GPU核心具有第二微架构和比第一功耗简档高的第二功耗简档,所述第二组的GPU核心被配置为执行整个ISA。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非对称多核异构图形处理单元GPU。该非对称多核异构GPU包括: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GPU核心,每个GPU核心具有第一微架构和第一功耗简档,所述第一组的GPU核心被配置为执行指令集架构ISA的第一子集;第二组的一个或多个GPU核心,每个GPU核心具有第二微架构和比所述第一功耗简档高的第二功耗简档,所述第二组的GPU核心被配置为执行整个ISA;第一z缓冲器,连接到所述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GPU核心;第一纹理映射单元,连接到所述第一组的一个或多个GPU核心;和一个或多个缓存,连接到所述第一z缓冲器和所述第一纹理映射单元中的一者或多者。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上述以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实现的示例性非对称多核异构并行处理系统(HPPS)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实现的非对称多核HPPS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想芯科有限公司,未经畅想芯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5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