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6346.9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9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珍;朱琛;吕俊;曹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2253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伏电池 等效模型 电池参数 电池元件 最优参数 输出 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电池封装 工艺条件 曲线计算 实测输出 输出特性 温度系数 阴影遮挡 引出端口 辐照 模拟光 | ||
1.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利用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中的引出端口V_cont、UC_D、UC+和UC-将电池封装成一个电池元件单元,并将该电池元件单元中的电池参数输入到光伏电池的I-V曲线计算公式中,得到光伏电池模型的输出IV曲线;
第二步,调整第一步中所述的电池参数,直至得到的光伏电池模型的输出IV曲线与光伏电池的实测输出IV曲线之间的误差达到工艺条件为止,同时,将该光伏电池模型的输出IV曲线对应的电池参数作为最优参数;
第三步,最优参数对应的电池元件单元即为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的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通过LTSPIC建立,同时,该等效电路模型含有三个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在LTSPIC中建立的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具体是:包括光生电流源J_light、二极管J01、二极管J02、电阻R_sh、电阻Rs和二极管R_BD,其中,光生电流源J_light与二极管J01、二极管J02和电阻R_sh先并联后,由并联节点正极引出端口UC_D,负极引出端口UC-,其次在与电阻Rs串联,再次并联一个用于防反偏击穿的二极管R_BD,从二极管R_BD的负极引出端口UC+,最后外接负载电阻R_load,电路负极接地,最终完成等效电路模型的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光伏电池的I-V曲线计算公式是根据光伏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得到的,具体是:
其中,I_load为电池的输出电流;I_light为电池的光生电流;ID1为流过二极管J01的电流;ID2为流过二极管J02的电流;I_RSh为流过电池片的并联电阻R_sh的电流;I01为二极管J01的反向饱和漏电流;I02为二极管J02的反向饱和漏电流;q为元电荷常数;n1为二极管J01的理想因子;n2为二极管J02的理想因子;VD1为二极管J01两端的电压;VD2为二极管J02两端的电压;V_load为外接负载R_load两端的电压;K为玻尔兹曼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相应的电池参数是: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二极管J01和J02的反向饱和漏电流I01、I02,串联电阻R_s和并联电阻R_sh。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电池及组件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光伏电池的等效模型进行串联或者并联排列,同时,串联或并联同等数量的旁路二极管模型BPD、串联一个组件等效串联电阻R1,以及接地模型,完成光伏电池组件的模型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63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