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体膜分离的补水微结构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7348.X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栗永利;董鹏;刘一晨;张振明;赵珏榛;吕良忠;张锴;杜小泽;杨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0 | 分类号: | B01D65/00;B01D67/00;B01D69/00;B01D53/22;B33Y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山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41 | 代理人: | 胡冰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体 分离 微结构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技术,提出一种补水微结构,包括:从上到下贯穿补水微结构的通气通道(42);位于补水微结构的底部,从一侧进入的补水通道(41),补水通道(41)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缝隙,所述缝隙作为补水喷头(4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气体膜分离系统,包括:供气罐(1);加湿罐(2),加湿罐(2)连接在供气罐(1)之后;补水微结构(4);水凝胶膜(8),水凝胶膜(8)设置在补水微结构(4)下方;冷凝罐(9),冷凝罐(9)连接在补水微结构(4)之后。本发明能够解决膜在应用时缺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分离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气体膜分离的补水微结构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气体膜分离技术中,水凝胶膜的分离效果非常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前景,但该膜的分离效果与膜内水分含量有关,分离过程中的失水会导致分离性能的下降。因此,使用水凝胶的气体膜分离系统,需要增加阻止膜内水分流失或者为膜补水的装置。本发明就是通过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出一种占地较小、结构紧凑且补水效果好的补水装置,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强化了分离效果,保证了膜分离性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膜在应用时缺水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气体膜分离的补水微结构,包括:从上到下贯穿补水微结构的通气通道;位于补水微结构的底部,从一侧进入的补水通道,补水通道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缝隙,所述缝隙作为补水喷头。
可选地,所述补水通道由多个T字型形管道组合而成。
可选地,所述补水微结构由3D打印而成。
可选地,所述通气通道与所述补水通道交错排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气体膜分离的系统,包括:供气罐;加湿罐,加湿罐连接在供气罐之后;补水微结构,所述补水微结构连接在加湿罐之后,所述补水微结构包括:从上到下贯穿补水微结构的通气通道;位于补水微结构的底部,从一侧进入的补水通道,补水通道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多个缝隙,所述缝隙作为补水喷头;水凝胶膜,水凝胶膜设置在补水微结构下方;冷凝罐,冷凝罐连接在补水微结构之后。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膜分离系统包括:用于稳定经过的气体的调节罐;调节罐连接在加湿罐和补水微结构之间;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膜分离系统包括:湿度探头,其设置在水凝胶膜上方;注射泵,其连接到补水微结构的补水通道,当湿度探头测量气体湿度低于某一阈值时,注射泵开启向补水通道注水。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膜分离系统包括:真空泵,其连接在冷凝罐之后,冷凝后的气体经由真空泵抽出。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膜分离系统包括:真空控制器,其用于控制真空泵;色谱仪,其设置在真空泵的二氧化碳出口。
可选地,所述的气体膜分离系统包括:所述补水通道由多个T字型形管道组合而成,所述补水微结构由3D打印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结构较简单,补水装置足够且补水效果较好,可以自动调节进行补水,且占地面积较小,十分灵活,解决了之前发明或补水不足或占地过大的缺点,可以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的补水微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补水微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图1中的补水微结构的左视图。
图5为图1中的补水微结构的右视图。
图6为图1中的补水微结构的一部分的正视图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7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式膜元件
- 下一篇:输液用空气过滤器/膜液体细菌截留能力试验测试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