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隔音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8115.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1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霞;刘朋;汪东明;李文龙;孔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23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隔音板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隔音板机构,汽车隔音板机构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体,安装底板上可拆卸地固定有盖板,盖板将凹槽体盖合,使得盖板和凹槽体相互围合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填充有隔音材料,安装底板上还可拆卸地固定有罩壳,罩壳内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板,隔板和盖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隔板和罩壳的上顶板之间形成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沿罩壳的长度方向顺次固定有多个卡合件,相邻的两个卡合件之间固定有隔音纤维板;解决了传统的隔音垫的厚度较薄,导致车体的内部走线不便,容易造成外部装饰层的鼓包,同时,由于隔音垫的不便拆卸,导致内部走线很难进行检修和更换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隔音板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隔音板,常常设置于车门、车厢顶、以及后备箱等诸多地方,起到抗振消声的作用,一般需要抗振及吸音效果好的材料制成,由于汽车内饰市场的开放性,目前隔音垫所使用的材料繁多;目前,汽车行业的乘客舱内隔音板主要包括单层均厚材料制作的隔音垫,这种单层结构的隔音垫对高频噪音能起到明显的吸收、衰退作用,但是对低频噪音只能起到部分吸收作用。常规的隔音垫的安装比较繁琐,一般设置在装饰层的内部,且不易拆卸和更换,同时由于隔音垫的厚度较薄,导致车体的内部走线不便,容易造成外部装饰层的鼓包,同时,由于隔音垫的不便拆卸,导致内部走线很难进行检修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隔音板机构,解决了常规的隔音垫的安装比较繁琐,一般设置在装饰层的内部,且不易拆卸和更换,同时由于隔音垫的厚度较薄,导致车体的内部走线不便,容易造成外部装饰层的鼓包,同时,由于隔音垫的不便拆卸,导致内部走线很难进行检修和更换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隔音板机构,所述汽车隔音板机构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凹槽体,所述安装底板上可拆卸地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凹槽体盖合,使得所述盖板和所述凹槽体相互围合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安装底板上还可拆卸地固定有罩壳,所述罩壳位于所述安装底板的上方,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罩壳内部,所述罩壳内固定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隔板和所述罩壳的上顶板之间形成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沿所述罩壳的长度方向顺次固定有多个卡合件,相邻的两个所述卡合件之间固定有隔音纤维板;
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锁紧螺丝、半圆隔音片和第二锁紧螺丝,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贯穿的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丝至少部分贯穿所述螺纹孔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底板的下方,所述凹槽体内靠近所述螺纹孔的部分形成有环形插槽,所述半圆隔音片的边缘沿所述半圆隔音片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卡合于所述环形插槽内,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二锁紧螺丝锁紧在所述环形插槽内,位于所述凹槽体内的所述第一锁紧螺丝位于所述半圆隔音片内;
所述第一空腔内还设置有多个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的线束固定机构,所述线束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锁紧螺纹杆和弧形压块,所述安装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上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体内,所述固定套的下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底板的下方,所述固定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锁紧螺纹杆,所述锁紧螺纹杆一端位于所述固定套的外部,另一端沿所述固定套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固定套的内部,位于所述固定套内部的所述锁紧螺纹杆上连接有所述弧形压块,扭转所述锁紧螺纹杆,能够将所述固定套内部贯穿的线缆压紧。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两端通过多个第三锁紧螺丝固定在所述安装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底板的一端固定有嵌合体,所述安装底板的另一端固定有与所述嵌合体相配合的卡合体。
优选地,所述嵌合体和所述卡合体上分别设置有插孔,所述罩壳上设置有多个插杆,所述插杆至少部分插接于所述插孔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在所述凹槽体内沿所述安装底板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81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