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非晶3D打印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8626.3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勇;赵文杰;白培康;李忠华;李晓峰;王宇;刘斌;李玉新;王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非晶 加快冷却 送料装置 金属 丝料 挤压 超声波振动器 喉管 晶粒 超声振动 金属熔体 金属套筒 金属液滴 快速冷却 链条表面 喷嘴位置 陶瓷复合 液态金属 组织性能 喷嘴 对设备 换热器 金属丝 套管 螺管 喷出 熔融 甩出 水冷 送丝 套筒 凸起 细化 液氮 融化 陶瓷 膨胀 堵塞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非晶3D打印送料装置,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金属套筒、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和陶瓷送丝喉管,通过在挤压链条表面设置凸起,增大对金属丝料的挤压力度;设置螺旋螺管换热器,采用水冷的方法,加快冷却速度,从而避免了高温对设备的损坏;另外,加快冷却速度能够防止因高温造成丝料膨胀,有效避免丝料较早融化堵塞套管的情况;通过在旋转喷氮喷嘴位置设置超声波振动器,将超声振动传递到熔融的液态金属中,细化组织晶粒,旋转喷氮喷嘴将金属熔体甩出后,随即喷出液氮,对金属液滴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形成非晶,使打印产品的组织性能更加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金属非晶3D打印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掀起了一场技术革新的浪潮。常用的3D打印材料有塑料和金属粉末,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使用的主要原料是丝状塑形材料,其工作原理是将高温融化的材料经喷嘴吐出,沉积在基体上,层层叠加最终形成产品。非晶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但是难以成形结构复杂零件,3D打印可解决其成形问题。
3D打印非晶材料时,3D打印送料装置是打印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3D打印机送料装置大多采用风冷,冷却速度差;加热装置采用加热铝快,体积较大,造成喷头笨重,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便,而且冷却速度慢,难以成形金属非晶。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金属非晶3D打印送料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非晶3D打印送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非晶3D打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金属套筒、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和陶瓷送丝喉管,所述第一金属套筒内装配有挤压输送机构,第一金属套筒下端安装有螺旋螺管换热器,所述螺旋螺管换热器的下端通过隔热块与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相连接,所述陶瓷送丝喉管贯穿螺旋螺管换热器和隔热块设置,隔热块的下侧于陶瓷送丝喉管外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内与陶瓷送丝喉管之间设有控温层,控温层将感应线圈包裹在内,所述陶瓷送丝喉管的下端设有旋转喷氮喷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输送机构包括两组挤压链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金属套筒的下端设有内螺纹,螺旋螺管换热器上端设有与第一金属套筒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一金属套筒的下端和螺旋螺管换热器的上端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块的上端设有内螺纹,螺旋螺管换热器的下端设有与隔热块相配合的外螺纹,隔热块的上端和螺旋螺管换热器的下端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的上端设有内螺纹,隔热块的下端设有与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的上端和隔热块的下端之间为螺纹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上还设有感应线圈接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螺管换热器为螺旋上升的盘管结构,螺旋螺管换热器内部冷却液从冷媒入口进入,从冷媒出口流出,冷却液相对丝料被挤压链条挤压运动方向为逆向流动并换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金属/陶瓷复合套筒的下端还装配有超声波振动器,且超声波振动器的一个端面与陶瓷送丝喉管紧密连接,超声波振动器的下端面位于旋转喷氮喷嘴下端面的上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8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