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焚烧垃圾发电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8798.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白林波;吴正军;彭杰;张前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四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D1/36;F22G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李中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筒 饱和蒸汽 过热蒸汽 冷凝器 垃圾发电 冷凝水 焚烧 锅炉 炉膛 竖井 锅炉尾部烟道 锅炉制造成本 给水加热器 低温腐蚀 独立结构 锅炉给水 加热锅炉 省煤器管 烟道竖井 烟气通道 纯净水 低负荷 减温器 内空间 受热面 给水 灵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焚烧垃圾发电锅炉,包括炉膛、烟气通道、烟道竖井、锅筒、饱和蒸汽冷凝器,通过设计独立的饱和蒸汽冷凝器,加热锅炉给水,防止低负荷时锅炉尾部烟道竖井内的受热面省煤器管低温腐蚀。由于采用独立结构,不受锅筒内空间限制,布置更灵活。饱和蒸汽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用于过热蒸汽减温器调节过热蒸汽温度,由于冷凝水是纯净水,性能大大优于采用锅炉给水调节过热蒸汽温度,取消了锅筒内布置的给水加热器,减短了锅筒长度,降低了锅炉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锅炉,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焚烧垃圾发电锅炉,属于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处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代化的焚烧处理的发展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焚烧法处理,可使垃圾减容85%以上,减重75%以上,突出了减量化、无害化特征;配备余热锅炉作为热能回收装置,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来发电,亦可达到资源化。与填埋处理相比,焚烧处理具有占地少、厂址选择易、处理周期短、减量化显著、无害化较彻底以及可回收垃圾焚烧余热等优点,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
在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气体、重金属、二恶英等烟气污染物,焚烧烟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由SOx、NOx、HCl、HF组成,均来源于相应垃圾组分的燃烧。垃圾焚烧锅炉负荷变化范围比较大,低负荷时锅炉出口烟温较低,由于烟气中大量酸性气体的存在,容易在锅炉尾部受热面省煤器管产生低温腐蚀,破坏管子,减少管子寿命。为解决此问题,在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设计中通常把锅炉给水首先引入锅筒中给水加热器,通过蛇形管受热面与锅筒内饱和蒸汽冷凝换热,加热锅炉给水,从而提高尾部受热面省煤器管金属壁温,防止低温腐蚀的发生。但由于在锅筒内布置了蛇形管给水加热器,导致锅筒长度大大增加,以600t/d垃圾焚烧余热锅炉为列,锅筒长度大约增加4米以上,锅筒重量大约增加7吨,使锅炉制造成本大大增加。受锅筒内部空间限制,给水加热器设计、制作、安装、维修都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焚烧垃圾发电锅炉,其锅筒长度较小、维修方便、可有效防止低温腐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焚烧垃圾发电锅炉,包括炉膛、烟气通道、烟道竖井、锅筒、饱和蒸汽冷凝器,所述炉膛、烟气通道和烟道竖井构成“Π”型的锅炉主体,所述炉膛壁身由水冷壁组成,所述炉膛下方安装炉排片,所述炉排片的下方安装风道,所述风道与空气预热器连接;
所述烟气通道内部安装若干过热器,所述烟道竖井内部安装若干省煤器且其下部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省煤器管道最上方设置省煤器出口集箱且管道最下方设置省煤器进口集箱,若干所述过热器上部上端依次通过倒U管连接,所述过热器顶端包括进气集箱、出气集箱、一级减温器、二级减温器,所述出气集箱通过管道与过热器出口集箱连接;
所述饱和蒸汽冷凝器一端设有进水管座和出水管座,顶面设置饱和蒸汽引入管座,底面设置冷凝水引出管座,所述进水管座通过管道连接给水操作台,所述出水管座通过管道连接省煤器进口集箱,所述冷凝水引出管座通过管道与储水罐连接;
所述储水罐下部通过平衡管与锅筒连接,底面通过冷凝水引出管与一级减温器和二级减温器连接;
所述锅筒通过管道与所述省煤器出口集箱连接,所述锅通过下降管与位于水冷壁下端的若干个水冷壁集箱连接,所述锅筒通过导汽管与所述水冷壁上端连接,所述锅筒上端通过饱和蒸汽引出管与所述饱和蒸汽引入管座和进气集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烟气通道下方安装若干集尘器。
作为优选,所述炉膛膛身上设有若干脱硝孔。
作为优选,所述过热器前方和后方分别设置前对流管束和后对流管束,所述前对流管束和后对流管束下方通过集箱三连接,所述前对流管束和后对流管束上方各自通过管道与锅筒连接,所述集箱三下方通过若干根管道与集中管连接,所述锅筒通过管道与所述集中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四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四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8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