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及电极结构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39014.6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7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柏辰;郑梦莲;孙洁;赵俊雄;田帅奇;张良;范利武;俞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63 | 分类号: | H01M8/0263;H01M8/027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电解液 分布 均匀 流电 电极 结构 方法 | ||
1.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1)和双极板(2),电极(1)由电极固定件(5)固定贴附在双极板(2)上,电极(1)被两条横向缝隙和两条竖向缝隙分割为九宫格形状,4条缝隙均贯穿至双极板(2)表面;双极板(2)上开设有4个电解液进液口(3)和4个电解液出液口(4),其中4个电解液进液口(3)分别位于4条缝隙的4个交叉点位置,4个电解液出液口(4)均匀分布于电极(1)外环的双极板(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极板(2)采用石墨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1)采用石墨毡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4个电解液出液口(4)分别位于方形双极板(2)的4个内角位置。
5.一种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液流电池包括电堆单元、循环泵(11)和电解液储液罐(12);所述的电堆单元以离子交换膜(6)为中心面呈镜像对称;从离子交换膜(6)的任意一侧膜面开始,均依次组装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密封垫片(7)、液流框(8)、集流体(9)和电堆端板(10),形成半电池结构;且所述的液流电池电极结构中的电极(1)紧贴离子交换膜(6)设置;在每侧的半电池结构中,双极板(2)上的4个电解液进液口(3)和4个电解液出液口(4)分别通过带有循环泵(11)的管道与一个电解液储液罐(12)构成循环回路,且两侧的半电池结构连接的电解液储液罐(12)不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堆端板(10)采用不锈钢端板。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流体(9)采用铜板。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6)采用Nafion117阳离子交换膜。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电解液分布均匀性的液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堆单元具有多个。
10.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流电池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对应电池正极一侧的电解液储液罐(12)中注入正极电解液,在对应电池负极一侧的电解液储液罐(12)中注入负极电解液;开启液流电池,使两侧的循环泵(11)均处于工作状态,将两种电解液各自沿着管道流入电解液进液口(3),再沿着电极(1)之间的缝隙渗透,在双极板(2)上流动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流入电解液出液口(4),最终经过管道各自回到对应的电解液储液罐(12)中,完成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01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