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水稻高温热害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9505.0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葛义学;郭建宝;武立权;李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C05G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1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热害 水稻 种植 喷灌设备 品种选择 叶面肥 灌浆 抽穗 预防 喷洒 自制 栽培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水稻高温热害的种植方法,主要有品种选择、合理栽培、安装喷灌设备和喷洒自制叶面肥等措施进行改进。本发明种植的水稻在35度高温抽穗灌浆下,产量基本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水稻高温热害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长江流域是水稻的重要种植地区,每年种植水稻都有较大部分开花灌浆期正值盛夏高温季节。高温出现期与水稻开花灌浆期出现吻合,经常因高温热害造成水稻空秕粒率高、结实率下降,致使稻米品质变劣、产量降低、效益下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高温对水稻造成热害与水稻的生育时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只有高温出现期与水稻对高温敏感的某生育期吻合时热害才有条件发生。水稻抽穗开花期最适宜的温度为 25-30℃,在20℃以下的低温,都不能完成受精过程,形成空壳。但遇到35℃以上高温,同样对受精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空壳率会大量增加。许多研究表明,水稻在开花期遇高温妨碍花粉成熟、花药开裂、花粉在柱头的发芽及花粉管的伸长,由此造成的不受精对水稻的为害最严重,这一时期也是水稻对高温的敏感期,尤其是开花当天遇有高温胁迫, 易诱发小花不育造成受精障碍,严重影响结实率及产量。
由于工业化程度加剧及人类活动增加、温室效应的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高温热害发生频率正在加大,因此怎样提前预防水稻热害正成为水稻专家急于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预防水稻高温热害的种植方法,水稻在35度高温抽穗灌浆下,产量不受影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水稻高温热害的种植方法,具体种植方法如下:
1)品种的选择:选择中熟或偏中熟、抽穗灌浆快、抗高温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2)安排播期,培育耐旱壮秧:根据水稻品种的生育期来合理安排适宜播种期,施肥上采用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少施速效氮肥,施足磷、钾肥;
3)栽培方法:采用早育稀播早栽,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插,并适当稀播,秧龄以3叶至4叶1心时,栽植为宜,以10行为一垄,垄内行距25公分,株距20公分,垄间行距50公分,预留空隙方便安装移动旋转式水田喷灌设备;
4)安装移动旋转式水田喷灌设备:在水稻预留垄间安装移动旋转式水田喷灌设备,大田水源入口处设置总出水口,安装稳压水泵,加装过滤系统,从田间两头横向纵向安装喷灌输水管,干管和支管每3米处设置立杆,立杆高4.5米,立杆在超过作物冠层 2.5米处安装360旋转喷头;
5)喷洒高温叶面肥:在水稻喷水降温的同时在进水口中加入叶面肥或高温出现前喷洒叶面肥。
作为优选手段,所述步骤3)中在栽培前前施足底肥,分期多次追肥,磷、钾、锌肥配合施用,在生育中期施足长穗肥,后期补给氮素。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步骤4)中支管上的支管阀门处应安装压力调节设备,所述压力调节设备为雨鸟系列或电磁阀相配套的PRS-B型压力调节器。
作为进一步地优选手段,所述步骤5)中在进水口中加入叶面肥为稀土抗热剂,具体配方如下:硫酸锌0.1公斤、硫酸锰0.30公斤、食盐0.25公斤和磷酸二氢钾0.1 公斤加水60公斤喷施;高温出现前喷洒叶面肥为维生素C0.3公斤、谷氨酸0.5公斤、四甲基戊二酸0.4公斤和过磷酸钙0.4公斤加水60公斤喷施。
本发明有益效果:1、一种预防水稻高温热害的种植方法,水稻在35度高温抽穗灌浆下,产量基本不受影响,主要有品种选择、合理栽培、安装喷灌设备和喷洒自制叶面肥等措施进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舒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