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带用不锈钢及其制备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9574.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栋;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铭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34 | 分类号: | C22C38/34;C22C38/02;C22C38/04;C22C38/44;C22C38/42;C22C38/50;C22C38/4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带 不锈钢 焊接 焊缝 制备 残余奥氏体 质量百分比 热处理 强度要求 热影响区 杂质元素 马氏体 铁素体 屈服 保证 | ||
1.一种输送带用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03~0.07%;Si:1.0~2.0%;Mn:小于1.0%;Cr:13.0~15.0%;Ni:6.5~7.8%;N:小于0.010%;Mo:0.7~1.5%;Cu:0.4~1.2%;Ti:0.2~0.7%;Nb:0.1~0.6%;P:小于等于0.040%;S:小于等于0.00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用不锈钢,其特征在于,输送带用不锈钢的成分配比中应满足如下关系式(1)、(2)和(3):
3<2.4Cr+1.0Mo+1.2Si+14Ti+1.7Nb-41C-0.5Mn-2.5Ni-0.3Cu-18<10 (1)
60<1180-1450*(C+N)-30Si-30Mn-37Cr-57Ni-22Mo-32Cu<150 (2)
5*(C+N)<(Ti+Nb)<0.7 (3)。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输送带用不锈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流程:
S1、将经电炉和转炉按所述成分冶炼的钢水倒入烘烤好的钢包内;
S2、于精炼工位微调成分后喂一定量的钛线,以让成分配比满足公式(1)、(2)、(3);
S3、底吹氩软搅拌后确保钢包温度达到浇铸所需温度时吊往连铸平台,到达浇铸温度后浇铸成连铸坯;
S4、将步骤S3的连铸坯修磨后送往热轧加热炉内加热;
S5、热压工序,通过热连轧机或者炉卷轧机将加热好的板坯热轧至预定厚度;
S6、对步骤S5的板坯进行固溶处理、抛丸酸洗;
S7、冷轧,根据所需的冷轧压下量冷轧至目标厚度;
S8、时效热处理或获得输送带母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加热炉内的氧量小于2%,炉温不得高于1350℃,板坯的抽钢温度为1260±15℃,总在炉时间大于20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板坯热轧的预定厚度由冷轧产品的目标厚度以及所需的冷轧压下量倒推而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步骤S6中,固溶处理温度为1080~112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冷轧压下量预定为20~4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中,时效热处理温度为450~510℃,时效时间为1~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铭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铭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5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n增强增韧高硬度耐磨合金及其铸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碳低铬耐磨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