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39746.5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2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英耐杰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 代理人: | 董武洲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系统 双向逆变器 电池储能系统 配电网 充放电控制 削峰填谷 电网 交流电 直流电 交流电转换 直流电转换 低谷负荷 电力负荷 负荷曲线 高峰负荷 稳定电网 电池SOC 负荷率 平滑 发电机组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包括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的双向逆变器,双向逆变器连接电池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系统连接,获取电池系统的电压,并根据电池SOC并对电池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双向逆变器,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将从电网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从电池管理系统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本发明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网的高峰负荷,提高低谷负荷,平滑负荷曲线,提高负荷率,降低电力负荷需求,减少发电机组投资和稳定电网运行,适于大面积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储能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因国内电厂是全天候持续发电的,如果发出来的电不用掉,用于发电的能源也就浪费掉了。一个发电厂发电能力通常是固定的不轻易改变的,但是用电高峰通常在白天,造成白天电不够用,晚上则是低谷,有多余用不掉发的电都浪费了。
针对此现象,电力系统就把一部分高峰负荷挪到晚上低谷期,从而就利用了晚上多余的电力,也就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网的高峰负荷,提高低谷负荷,平滑负荷曲线,提高负荷率,降低电力负荷需求,减少发电机组投资和稳定电网运行,适于大面积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配电网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与电网和负载相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电网和负载的双向逆变器,双向逆变器连接电池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系统连接,获取电池系统的电压,并根据电池SOC并对电池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双向逆变器,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将从电网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从电池管理系统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系统进行充放电控制。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系统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电池柜,电池柜内有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箱,电池箱内设置有若干电芯。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监测模块、电池管理模块和总成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监测模块直接与电芯连接,用于采集电芯的单体电压;电池管理模块与电池监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单体电压,获取电池柜的电压,并根据电池柜的电压对电池柜进行充放电控制;总成管理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以及双向逆变器连接,用于与双向逆变器通信,进行电池管理系统的上下电控制;总成管理单元与双向逆变器之间通过采用双路通信的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柜的直流总线连接到汇流铜排上,汇流铜排与双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母线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柜的直流总线与汇流铜排之间还设置有断路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与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双向逆变器连接,用于获取并显示电池管理系统以及双向变流器的运行数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合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电网的高峰负荷,提高低谷负荷,平滑负荷曲线,提高负荷率,降低电力负荷需求,减少发电机组投资和稳定电网运行,适于大面积推广。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英耐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英耐杰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397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