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超簿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1020.5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文;廖平元;刘少华;李建国;杨雨平;李海青;温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铜水溶液 电解铜箔 超簿 动力电池 下电极 溶铜 加热 新能源 制造 等离子体装置 巯基苯骈咪唑 羟乙基纤维素 阴极 电化学反应 有机添加剂 低粗糙度 光滑平整 去离子水 系统过滤 明胶 析出 生箔机 添加量 硫脲 铜料 原箔 置入 硫酸 氧气 过滤 清洗 诱导 照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超簿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溶铜:将经过清洗的铜料、硫酸及去离子水加入到溶铜罐中,先通入氧气,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2‑巯基苯骈咪唑、硫脲、明胶,加热及反应,生成硫酸铜水溶液;步骤(2)过滤:将硫酸铜水溶液经过滤系统过滤;步骤(3)下电极诱导:将硫酸铜水溶液置入等离子体装置的下电极介质上照射;步骤(4)生箔机制箔:将硫酸铜水溶液以每台生箔机120~200ml/min的添加量加入有机添加剂搅拌均匀,加热,在电流密度为4500~5500A/m2进行电化学反应,从阴极析出原箔制成超簿电解铜箔。本发明制造的电解铜箔精度高、细致紧密、光滑平整、光亮、低粗糙度、超簿,满足实际操作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超簿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属于铜箔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和环保压力,汽车的动力源将不得不逐步摆脱石油资源的束缚而采用一些新的能源取代,这直接推动着汽车产业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只有以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才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通过发展电动汽车,中国有可能据此在全球汽车业第三次技术革命中走到世界前列。锂电汽车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难得的一次历史机遇。锂电汽车将带来一场“能源革命”和“产业革命”。动力电池的负极集流体由铜箔制造,铜箔在锂电池内既当负极材料的载体,又当负极材料收集与传输体。电解铜箔的发展一直追随着技术的发展,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不断需求而发展,由此对电解铜箔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使电解铜箔向如下方面发展:超薄、高延伸率、高致密低轮廓、良好的厚度均匀性、高标准的产品一致性、大容量。经该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拉、延伸率性能,与活性物质具有优良的结合强度等物理、化学特性,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电芯容量等方面有良好表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制造的电解铜箔精度高、细致紧密、光滑平整、光亮、低粗糙度、超簿,满足实际操作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用超簿电解铜箔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溶铜:将经过清洗的铜料、硫酸及去离子水加入到溶铜罐中,再向溶铜罐中连续通入氧气,后加入羟乙基纤维素55~65ppm、2-巯基苯骈咪唑2~6ppm、硫脲6~10ppm、明胶30~40ppm后,加热到45~65℃,反应40~80min,生成硫酸铜水溶液;
步骤(2)过滤:将硫酸铜水溶液经双层过滤系统进行两级过滤、至硫酸铜水溶液表面无固体残留物;
步骤(3)下电极诱导:将经过过滤的硫酸铜水溶液置入等离子体装置的下电极介质上,电压2800kV,电流3200mA、间隙3.2mm的操作条件下每隔3-5分钟照射一次;
步骤(4)生箔机制箔:将经过电极诱导的硫酸铜水溶液以每台生箔机120~200ml/min的添加量加入有机添加剂搅拌均匀后,加热到45~65℃,在电流密度为4500~5500A/m2进行电化学反应,不断地从阴极析出原箔,制成新能源动力电池用超簿电解铜箔;
所述有机添加剂含下述浓度的物质:羟乙基纤维素4~6g/L,2-巯基苯骈咪唑0.2~0.6g/L,硫脲0.5~1.5g/L,明胶2~3g/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所述的硫酸铜水溶液中铜离子含量85~95g/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1)所述硫酸铜水溶液中硫酸含量110~130g/L。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过滤系统由硅藻土过滤器及精密过滤器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10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