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及用该装置的水产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2122.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农联农业科技与项目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1/1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浮具 水产养殖 排泄物收集区 水产养殖装置 锥面结构 进水管 吸污管 进气管总成 方便操作 高成活率 技术门槛 经济实用 外部设置 循环水流 自由调节 半潜式 低能耗 定位索 控制阀 伸入 增氧 连通 水位 排污 伸出 外部 配置 投资 | ||
1.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包括养殖浮碗(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浮碗(3)的内底部为一个或多个逐渐变小的锥面结构,锥面结构形成一个排泄物收集区(12),养殖浮碗(3)的外部设置有环状的浮具(5),环状的浮具(5)通过定位索(6)与养殖浮碗(3)连接,养殖浮碗(3)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一根连通养殖浮碗(3)内外的半潜式进水管(10),进水管(10)上安装有浮具控制阀导气管总成(14),养殖浮碗(3)配置有吸污管(7),吸污管(7)一端伸入到排泄物收集区(12)、另一端伸出到养殖浮碗(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浮碗(3)上设置有连通养殖浮碗(3)内外的导气管(4),导气管(4)直接连通到养殖浮碗(3)内或经过进水管(10)连通到养殖浮碗(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浮碗(3)的底部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底增氧管(13)和定向喷气增氧管(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泄物收集区(12)上部安装有隔离网(11),吸污管(7)穿过隔离网(11)伸入到排泄物收集区(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污管(7)伸入到养殖浮碗(3)内的一段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全孔(9),安全孔(9)的位置高于隔离网(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浮碗(3)采用玻璃钢板、塑料板或不锈钢板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浮碗(3)的横截面积为100平方米,最大水深为2米。
8.一种用上述装置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放水花或鱼苗前,第一步:将上述的养殖浮碗(3)置于水塘或水库坝(1)内的外水体(2)中,打开浮具控制阀导气管总成(14)上的控制阀,让水塘或水库坝(1)内的外水体(2)逐渐进入到养殖浮碗(3)内,养殖浮碗(3)内的水面高度(8)达到一定值后,关闭浮具控制阀导气管总成(14)上的控制阀,将定位索(6)收紧;第二步:按照常规的方法对养殖浮碗(3)内的水进行肥水、培藻和养水蛛;第三步:通过底增氧管(13)向养殖浮碗(3)内适度充气,提高水体溶氧水平,提高微生物的产量;
第四步:放水花或鱼苗,使用底增氧管(13)或定向喷气增氧管(15)缓慢充气,正常标粗;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加深养殖浮碗(3)内饲养水位时:完全打开浮具控制阀导气管总成(14)上的控制阀,并逐渐放松定位索(6),待养殖浮碗(3)内的水位涨到所需的位置后,固定住定位索(6),在浮具(5)的支持下,养殖浮碗(3)不至于下沉;
需要分鱼或药浴作业时:第一步:关闭浮具控制阀导气管总成(14)上的控制阀,打开吸污管(7)上的排污阀,抽走养殖浮碗(3)内的部分水,此时定位索(6)自然松开,养殖浮碗(3)上浮;第二步:待养殖浮碗(3)内水面降至合适水位后,关闭吸污管(7)上的排污阀,开始分鱼或药浴作业;第三步:分鱼或药浴作业完成后,缓慢打开进水管(10)上的控制阀,养殖浮碗(3)下沉,直至定位索(6)紧绷,恢复正常水位;第四步:需要进一步稀释药浴水浓度的,打开吸污管(7)上的排污阀持续排水;
需要在养殖浮碗(3)内形成循环水流时:第一种方式是:打开吸污管(7)上的排污阀持续排水,同时保持浮具控制阀进气管总成(14)上的控制阀全开,则水流朝着半潜式进水管(10)的出水口方向形成顺时针方向循环;第二种方式是:开启贴着养殖浮碗(3)侧壁安装的定向喷气增氧管(15),利用气流推动水流顺时针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浮碗(3)内形成循环水流时,两种方式同时使用,能使循环水流达到最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殖浮碗(3)内的水体需要增氧时的方法是:第一种:在进气管(10)进水时,利用水流带动从导气管(4)进入的空气,混合成泡沫水,此方法主要在补充新水时使用;第二种:利用底增氧管(13)充气增氧,此方法主要在培育水花等需要水流安静的情况下使用;第三种:利用定向喷气增氧管(15)充气增氧,此方法主要在需要循环水流的情况下使用;以上三种增氧方法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组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农联农业科技与项目设计研究所,未经温州农联农业科技与项目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12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