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鲁棒性的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2600.6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皓斌;徐光福;陈俊;侯炜;姜淼;华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鲁棒性 电网 协调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鲁棒性的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方法,适用于电池作为VF源的离网微电网系统,该方法设置多个电池电量门槛,实时采集电池SOC,根据SOC值大小得出储能系统的目标充放电功率,根据储能系统目标充放电功率控制微电网内电源功率和负荷投切;当需要投切负荷时,能够应对开关拒动后的控制场景;并增加了可由用户整定的安全模式,通过通知操作人员合开关来替代自动合开关,解决了合开关产生的人身安全问题。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在离网状态维持电池SOC在合理的范围,提高微电网离网运行时间,并能避免因开关拒动导致的控制失效,提高微电网控制的鲁棒性,适合实际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鲁棒性的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电网具备并离网两种运行模式,在外部电网故障时能够离网运行,从而保证了微电网内部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为了提高离网微电网的运行时间,需要保证微电网中作为平衡节点的VF电源正常工作。对于配置储能并且储能充当系统VF源的微电网系统,需要确保储能具备一定的SOC即剩余电量百分比,若SOC过高,则导致储能无法充电,在系统电源过剩的情况下系统电压升高,设备过电压跳闸;若SOC过低,导致储能无法放电,在电源不够的情况下系统电压降低,设备低电压跳闸。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其他PQ(有功无功)电源,维持一个合理的SOC,既能保证有一定的充电容量,又能维持一定的电量用以应对电源不够的情况。
微电网离网运行时需要通过控制维持系统的电压频率稳定,故控制算法至关重要。同时,尤其是低压微电网,用户投资较低,故开关的性能较差,容易出现开关拒动的情况。为了避免开关拒动导致控制算法失效,需要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一定的补救措施,提高微电网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同时,微电网控制越来越智能化和无人操作,然而,微电网控制系统无法自动检测线路上是否有人施工,自动合开关这一操作可能带来人身安全问题,为了权衡智能化与安全性的矛盾,需要设置两种方案供用户选择。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594821.8,申请日2013年11月21日,公开号CN103683322B,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微电网的离网控制方法。在Ppcs20kW时,先遍历5个小光伏电源,再遍历5个小光伏电源的两两组合,切除超过一定功率的小范围光伏,然后再遍历3个大光伏电源,最后再遍历3个大光伏电源的两两组合,并切除超过一定功率范围的大光伏;同时,在Ppcs-20kW时,将全部光伏都投上,切除超过一定功率范围的负荷。获取光伏电站功率预测值组成的数据集合。该发明基于储能当前功率控制光伏功率,无法精准的控制储能SOC。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544629.8,申请日2013年11月06日,公开号CN103545843A,公开日2014年01月29日,发明名称为一种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一种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的系统包括至少两个间歇电源、储能单元、重要负荷、非重要负荷和协调控制器,储能单元采用VF控制模式,间歇电源采用PQ控制模式。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协调控制器完成对间歇电源、储能单元和负荷的功率、SOC值数据信息的采集,并对储能电池功率、SOC、断路器状态、间歇电源功率信息的判断,并经过储能功率管理和间歇电源功率调整两个中间环节,形成间歇电源和负荷的控制命令,并通过通信线将功率调整值和信号开出值下发至发电单元和负荷,完成对间歇电源和负荷的控制。该发明未能处理开关控制失败的情况,可能因开关异常导致算法失效。同时,未能考虑合开关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高鲁棒性的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方法,可以精准的控制储能SOC;同时,能够处理开关操作失败的情况,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并考虑到合开关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鲁棒性的微电网离网协调控制方法,适用于储能采用VF控制模式的离网微电网系统,以提高离网微电网的运行时间,并提升微电网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并进一步考虑到合开关带来的人身安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26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