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及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3558.X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栋;王子业;姜秀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A62C9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系统 应急装备 应急监测系统 救援系统 通讯系统 消防系统 油罐 应急 模拟系统 油罐系统 事故发生位置 可燃气体 事故现场 系统连接 演练系统 应急操作 油罐区 疏散 警戒 抢险 监测 保证 | ||
1.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油罐系统、报警系统、通讯系统、应急装备系统、消防系统、救援系统和应急监测系统,所述的油罐系统分别与报警系统和应急监测系统连接;所述的通讯系统一端与报警系统连接,另一端与应急装备系统连接;所述的应急装备系统分别与消防系统和救援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罐系统包括三个立式圆形储罐、输油和排水等管线、阀门、机泵和仪表设备,所述的阀门包括安全阀、闸阀、截止阀、球阀、减压阀和节流阀,所述的机泵包括收发油泵和消防泵,所述的仪表设备包括液位计、流量计和测温测压仪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系统包括工业电视监控、可燃气体报警器、罐顶感温光栅和现场巡检,所述的罐顶感温光栅利用内部敏感元件对温度的敏感特性,以数字方式给出各监测点的温度信息,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报警温度设定值和报警温升速率实时给出火灾预警和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装备系统包括个人防护器具、监测报警仪器、防护服、专用抢险器具,所述的监测报警仪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切断、喷淋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安全生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防系统包括泡沫泵、清水泵、消防车、给水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救援系统包括抢险及灭火扑救组、设备抢修组、医疗救护组、警戒组,根据现场指挥的指令组织灭火,侦查火灾现场,搜救遇险人员,采取”先控制、后灭火”、“先地面、后地上”的灭火战术,必要情况采取登罐灭火,一旦火势扩大,要阻止火势向周边扩散,等候增援消防力量,时机成熟后发起总攻灭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上位机、网络通讯系统,所述的传感器和执行器通过网络通讯系统与上位机连接。
8.3D油罐应急演练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子步骤:
S1:应急操作教学,负责老师为学生或培训人员进行操作流程指导;
S2:应急操作演练开始,进入系统界面;
S3:在油罐区指定位置模拟事故发生,此时事故状态为初始阶段;
S4:报警系统监测并发现罐区异常,即刻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
S5:操作人员控制系统工作人员,通知事故点附近巡检人员,关闭所有相关阀门,启动泡沫泵和清水泵,对罐密封圈进行泡沫覆盖灭火,同时对临近储罐进行喷淋降温,防止连锁火灾爆炸事件发生;
S6:操作人员控制系统工作人员,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险情,请求停止一切相关作业,确定并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S7:操作人员启动应急装备系统,保障现场救援所需的应急装备、救援物资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S8:操作人员控制系统消防人员进行灭火,采取“先控制、后灭火”、“先地面、后地上”的灭火方案,必要情况采取登罐灭火,一旦火势扩大,要阻止火势向周边扩散,等候增援消防力量,发起总攻灭火,直至火被扑灭;
S9:操作人员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入场救援,紧急疏散转移隔离警戒区域内所有无关人员,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危险警示告知牌,同时引导120救护车入场救援,协助120进行受伤或中毒人员救治;
S10:操作人员控制系统工作人员,组织调配应急抢修队伍和机具,完成生产设备设施的抢修工作;
S11:操作人员启动应急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浓度,每10分钟报告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
S12:操作人员控制系统工作人员清点人数,统计物资消耗,完成事故报告分析,应急操作演练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35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资源资格认证真题实战模拟系统
- 下一篇:气道管理训练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