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水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获得方法及产量和注水量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4360.3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6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元;翟莹莹;郭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20/00;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建;王宝筠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 油井 关系 模型 获得 方法 产量 确定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水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获得方法及产量和注水量确定方法,可以获得历史时间段内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内各注水井的工作参数及生产层位、各采油井的工作参数及生产层位,将各工作参数作为训练数据,将生产层位相同作为约束条件,对训练数据中同一生产层位的注水井与采油井的工作参数进行机器学习,获得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的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历史时间段内工作参数的机器学习建立了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由于该模型体现了各注水井工作参数与各采油井工作参数的关系,因此本发明可以直接使用该模型确定采油井产量或注水井的注水量,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石燃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注水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获得方法及产量和注水量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注水开发是油田生产中后期储层压力下降后,为弥补原油采出后造成的地下亏空,维持油井产油量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开发方式。油田注水开发的方式为:将合格的水注入注水井,注水井将注入水导入地下储层,注入水将地下储层中的原油进行驱替。由采油井将注入水及注入水携带的原油共同采出地面。
可见,油田注水开发的关键是通过注水井与采油井的配合,了解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关系对最大程度驱替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储层中的原油尤为重要。由于无法用肉眼实际观察和识别地下流体的移动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一般通过示踪剂与井间干扰测试这两种方式来间接分析确定注水井与采油井之间的关系。
但两种方式的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无法实现高频率的监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注水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获得方法及产量和注水量确定方法,方案如下:
一种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获得方法,包括:
获得历史时间段内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内各注水井的工作参数及各注水井所在的生产层位,获得所述历史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内各采油井的工作参数及各采油井所在的生产层位,其中,所述各注水井的工作参数至少包括:注水量,所述各采油井的工作参数至少包括:产量;
将各所述工作参数作为训练数据,将所述生产层位相同作为约束条件,对所述训练数据中同一生产层位的注水井与采油井的工作参数进行机器学习,获得所述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的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所述注水量或所述产量;在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所述注水量时,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的输出参数包括:所述产量;在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所述产量时,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的输出参数包括:所述注水量。
可选的,所述注水井的工作参数还包括:生产时间、油压和套压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采油井的工作参数还包括:生产时间、含水率、油压、套压和动液面高度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对所述训练数据中同一生产层位的注水井与采油井的工作参数进行机器学习后还获得:所述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中同一生产层位的注水井的工作参数对采油井的工作参数的影响权重。
一种采油井产量确定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时间段内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内至少一个注水井的计划注水量;
将获得的各计划注水量输入上述的任一种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获得方法获得的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中,获得本次所述注水井与采油井关系模型输出的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内至少一个采油井的产量。
可选的,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时间段内所述第一油气田开发区块内至少一个注水井的计划注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43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评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结合面误差实体建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