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存造影剂的恒温储存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4717.8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彩虹;周智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6 | 代理人: | 隆毅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影剂 恒温储存 加热器 隔板 存放腔室 通信装置 主控芯片 电连接 温控器 保存 控制加热器 箱包括箱体 注射造影剂 箱体内部 信息交互 智能终端 存放腔 发生率 舒适度 预热 分隔 箱门 预设 加热 通电 室内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保存造影剂的恒温储存箱,该恒温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体内设有至少一隔板,至少一隔板将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用于放置造影剂瓶的存放腔室;恒温储存箱还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加热器、温控器及通信装置;其中,加热器位于箱体内部,其用于通电后加热存放腔室内的造影剂瓶;温控器与加热器电连接,其用于控制加热器的开启与关闭以保持存放腔室的温度恒定于预设温度值;通信装置用于恒温储存箱与智能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本发明一种用于保存造影剂的恒温储存箱能够对造影剂进行预热,保证造影剂处于接近人体温度的状态,提高患者注射造影剂时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存造影剂的恒温储存箱。
背景技术
造影剂,一种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医院在做CT或MRI时,需要给患者注射造影剂以提高人体组织结构的辨识度,从而协助医生作出精准的诊断。造影剂在处于常温状态时,具有高浓度、高渗透压及高粘稠度等理化特性;若将常温状态下的造影剂注入人体,将增加被注射者的身体不适感,甚至导致造影剂外渗的状况发生。而造影剂在处于接近人体温度的状态时,其粘稠度相较于常温状态下的粘稠度,将大幅度下降,从而更有利于造影剂的注射,进而降低被注射者的不适感及造影剂外渗的风险。因此,造影剂在注入人体之前,需对其进行预热,以避免出现上述状况。
目前,普遍是将造影剂放置于可加热的水锅中,达到对造影剂进行预热的目的。加热水锅一般包括有锅体、加热组件以及用于放置造影剂的腔体,该腔体与外界相通。如此,造影剂置于腔体后,虽可达到一定程度的预热效果,但由于该腔体与外界相通,将导致腔体内的温度变化较大,无法保证造影剂处于接近人体温度的状态。因其开放性的存储缺点,还导致造影剂长期暴露在辐射环境中;造影剂浸泡在热水中,使用前必须用毛巾擦干造影剂的瓶子,操作不方便;而且存在污染造影剂等医院感染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保存造影剂的恒温储存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无法保证造影剂处于最接近人体温度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保存造影剂的恒温储存箱,该恒温储存箱包括箱体和箱门,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一隔板,所述至少一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用于放置造影剂瓶的存放腔室;所述恒温储存箱还包括主控芯片以及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加热器、温控器及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箱体内部,其用于通电后加热所述存放腔室内的造影剂瓶;
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其用于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开启与关闭以保持所述存放腔室的温度恒定于预设温度值;
所述通信装置用于与智能终端建立通讯连接,以实现所述恒温储存箱与智能终端之间的信息交互。
优选地,所述恒温储存箱还包括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声光报警装置,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上的蜂鸣器与报警灯;所述声光报警装置在所述存放腔室的温度超出预设温度后启动,以发出声光警示。
优选地,所述箱体与箱门之间还设置有硅胶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侧壁具有夹层,所述夹层中设置有用于隔离外界电磁辐射和/或电离辐射的辐射屏蔽层。
优选地,所述恒温储存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与箱门之间且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主控芯片的解锁指令后解除所述箱门的锁定,以及在接收到所述主控芯片的锁紧指令后锁紧所述箱门。
优选地,所述恒温储存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存放腔室内且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RFID读取装置,所述RFID读取装置用于获取贴设有RFID电子标签的造影剂瓶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恒温储存箱还包括设于所述存放腔室内且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的感应灯,所述感应灯在所述箱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47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