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灯具调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4729.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豪;黄伟;刘定林;韩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9/40 | 分类号: | F21V9/4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具 调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灯具调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需要调节的色温范围按照麦勒德单位进行分解,分成多个麦勒德色温点;按照所分解的麦勒德色温点映射出各对应色温的黑体辐射和重组日光的色坐标;根据映射的色坐标得到每个麦勒德色温点的LED灯珠组合比例;将步骤三中每个麦勒德色温点的LED灯珠组合比例转换成各组LED灯珠的占空比,并与各麦勒德色温点对应制成表格,通过查找所述表格进行LED灯具色温的调节。本发明的提出一种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LED灯具调色方法,以避免线性调节技术固有的缺陷,并且其控制的实现更简洁高效、色温准确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具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LED灯具调色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调色的LED灯具中,其色温调节均采用多组不同颜色或不同色温的LED灯珠混合的方式,调节技术也多是采用在不同组的LED灯珠之间进行线性的亮度占空比调节技术,即:L1+L2=1,L1、L2为两组LED灯珠亮度的占空比。此技术将需要调节的色温范围平均分为255个等级或其他数量等级,色温在这些等级之间进行线性变化。此技术过于简单,在色温调节过程中,不能准确控制色温调节,且色温变化率不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
造成这一技术缺陷的原因,在于不同组的LED灯珠之间的混合比例并非平均分配的,而是与各组LED灯珠的色坐标和辐射功率均有关系。从C I E1931色度图上可以看出,黑体辐射不是一条直线,即使在3000K到6000K的局部范围内,也是一条弯曲的曲线,故不同组的LED灯珠之间的线性亮度调节不能准确的与色温的调节相映射。对于色温的辩别,可采用麦勒德来描述,即视觉可分辨的最小色温差别单位称之为麦勒德。根据其定义,麦勒德在不同色温段所代表的色温差别有所不同,在低色温2000K时,一个麦勒德单位的色温仅有4K。而随着色温的升高,一个麦勒德单位代表的色温也逐渐增加。在高色温7000K时,一个麦勒德单位的色温为49K。这表明人眼视觉对于色温的辨别,低色温段比高色温段更敏锐,在低色温段可以分辨很小的颜色差别,但对高色温段可辨别颜色差别较大。因此,平均分为255个等级的线性色温调节技术并不适宜人眼视觉习惯,尤其在低色温段的变化在人眼看来不连续,存在色温的突变。
在某色温范围内平均分段的线性调色技术,分段数量少,会造成低色温段颜色突变。分段数量多,会造成高色温段变化过于缓慢,徒费资源。且线性调色技术不能准确量化混合后的色温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符合人眼视觉习惯的LED灯具调色方法,以避免线性调节技术固有的缺陷,并且其控制的实现更简洁高效、色温准确可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具调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需要调节的色温范围按照麦勒德单位进行分解,分成多个麦勒德色温点;
步骤二、按照所分解的麦勒德色温点映射出各对应色温的黑体辐射和重组日光的色坐标;
步骤三、根据映射的色坐标得到每个麦勒德色温点的LED灯珠组合比例;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每个麦勒德色温点的LED灯珠组合比例转换成各组LED灯珠的占空比,并与各麦勒德色温点对应制成表格,通过查找所述表格进行LED灯具色温的调节。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具体如下:
根据公式:麦勒德=1×106/色温,将需要调节的色温范围分解为多个麦勒德单位,每个麦勒德单位对应的色温差为:色温×色温/106K,得到每个麦勒德色温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具体如下:
将需要调节的色温范围按照一定区间分解为多个色温段,在每个所述的色温段中根据麦勒德色温点进行坐标插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4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