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5473.5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刚;王东;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旭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04 | 分类号: | H0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东三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本体 导电膜 波导腔 导电壳 导电针 连接件 波导 波导构件 封闭结构 导电胶 电性能 针尖 垂直设置 电磁阻抗 一端设置 指标要求 轴线垂直 穿过 填补 | ||
本发明公开了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包括接头本体,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接头本体端部的导电壳和设置于导电壳端部的导电膜;所述接头本体的端面、导电壳和导电膜构成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内设置导电胶;所述接头本体端部设置导电针,且所述导电针的轴线垂直于接头本体端面,同时导电针远离接头本体端面的一端设置为针尖,针尖穿过导电膜。本发明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导电胶填补两个导电膜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两个波导构件之间的电性能,电磁阻抗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波导构件结合面的电性能,可以满足多种指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领域,具体涉及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
背景技术
在电磁学和通信工程中,波导这个词可以指在它的端点间传递电磁波的任何线性结构。但最初和最常见的意思是指用来传输无线电波的空心金属管。这种波导主要用作微波频率的传输线,在微波炉、雷达、通讯卫星和微波无线电链路设备中用来将微波发送器和接收机与它们的天线连接起来。
理想的波导腔是一个完全封闭的金属空腔,但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或部件装配的需要,很多时候不同的波导器件之间连接时,或者需要将一个波导腔结构分为两个部分时,需要用螺丝将其装配在一起,由于加工误差和结构件的形变,两部分组合后,其结合面不能很好的接触,导致波导的电性能变差,不能满足指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需要将波导构件装配在一起时,其结合面不能很好的接触,导致波导的电性能变差,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包括接头本体,还包括垂直设置于接头本体端部的导电壳和设置于导电壳端部的导电膜;所述接头本体的端面、导电壳和导电膜构成封闭结构;所述封闭结构内设置导电胶;所述接头本体端部设置导电针,且所述导电针的轴线垂直于接头本体端面,同时导电针远离接头本体端面的一端设置为针尖,针尖穿过导电膜。
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将波导构件装配在一起时,其结合面不能很好的接触,导致波导的电性能变差,不能满足指标要求。本发明应用时,当需要将波导构件装配在一起时,将两个接头本体的端面对向设置,并相向运动,使得两个接头本体的端面上的导电壳相接触,此时接头本体的端面上的导电针刺穿另一个接头本体上的导电膜,使得导电胶流出,填补两个导电膜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两个波导构件之间的电性能,同时两个导电壳接触也提供了电磁通路,导电针与导电胶之间也构成电磁通路,由于这三者处于并联关系,所以使得此处的电磁阻抗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波导构件结合面的电性能,可以满足多种指标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针的直径采用1.5~3mm。
本发明应用时,导电针的直径采用1.5~3mm,从而使得导电针可以轻易的刺破导电膜,并可以和导电胶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了波导构件结合面的电性能,可以满足多种指标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壳的材料采用铜,且导电壳的厚度采用0.5~0.7mm。
进一步的,接头本体的端面上还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开孔方向与接头本体的端面垂直。
进一步的,相邻的接头本体通过螺孔和导电针进行连接。
本发明应用时,螺孔上穿过螺丝对相邻的接头本体进行连接,使得导电针在导电胶中被固定的更加稳固,提高了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提高波导腔波导性能的连接件,导电胶填补两个导电膜之间的空隙,从而提高两个波导构件之间的电性能,电磁阻抗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波导构件结合面的电性能,可以满足多种指标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旭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旭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5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