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去除铝渣中重金属铬和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5728.8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0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峰;董红红;董林辉;李杨;熊阳辉;周晓青;杨庆;蔡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逯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去除 铝渣中 重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铝渣中重金属铬和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滤渣和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再依次加入氨水和强氧化剂,反应得到混合液;(2)将所述混合液进行过滤。本发明利用价格低廉的试剂原料,通过一步法同时有效除去铝渣中的重金属铬及镍,且处理过程中铝的损失很小,使得脱除重金属后的铝渣能够直接制备成重金属达标的净水剂产品,极大地改善铝渣占地利用,实现铝渣资源化利用,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去除铝渣中重金属铬和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铝渣,作为一种生产铝制产品所产生的副产物,大部分因其含有各种少量的重金属比如铬、镍、铅等而被认定为危险废物品。中国作为铝行业的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各种铝渣,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大量的浪费及污染,因此如何高效回收利用该资源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环境效益。目前,利用铝渣制备铝制品净水剂是其资源化的主要技术之一,然而大部分因其重金属含量超标而无法直接资源化制备出合格的净水剂。基于此,如何分离除去铝渣中的重金属成为了铝渣资源化的技术核心。
截止目前,常用的脱除固体渣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及生物法。化学法如化学沉淀法、物理法如活性炭吸附、电极法、电磁法及浸泡法等。然而物理方法常常因其去除效果不佳,成本较高,处理重金属含量有限,适合于小规模处理,无法应用于大规模工业中。生物法因受微生物菌种的稳定性及对重金属吸附量受限等因素而未能在工业上广泛应用。相比较而言化学法即可以通过弱有机酸多次洗涤(主要原理是利用其与重金属能形成有机酸络合物)或有机硫重金属捕捉剂即有机络合剂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等方式从难溶态的金属化合物形成可溶解的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络合物从而实现分离,因此化学法成为目前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脱除重金属的方法,也是目前最接近实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一般铝型材厂家产生的副产物铝渣因含有性质相近的氢氧化铝及氢氧化铬(这两种氢氧化物都是两性氢氧化物)而无法采用普通的弱有机酸或有机硫重金属捕捉剂对其中的重金属铬进行脱除分离。一般采用碱性条件下加入氧化剂对重金属三价铬进行氧化分离,然而强碱的条件下氢氧化铝与碱也会产生反应因而导致铝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去除铝渣中重金属铬和镍的方法,更好的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利用价格低廉的试剂原料,通过一步法同时有效除去铝渣中的重金属铬及镍,且处理过程中铝的损失很小,使得脱除重金属后的铝渣能够直接制备成重金属达标的净水剂产品,极大地改善铝渣占地利用,实现铝渣资源化利用,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另外,该方法简单、高效、处理成本低、操作简单,且适于实现工业化应用,
一种用于去除铝渣中重金属铬和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铝渣和水加入三口烧瓶中,再依次加入氨水和强氧化剂,反应得到混合液;
(2)将所述混合液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S1、将铝渣和水加入三口烧瓶中,然后向三口烧瓶内加入磁力搅拌转子,再将三口烧瓶放置于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开启搅拌;
S2、向三口烧瓶内缓慢滴加氨水,使三口烧瓶内混合液pH值为10~11;
S3、将冷凝管插入三口烧瓶的一个瓶口,另外两个瓶口用塞子密封,开启冷凝水进行冷凝循环,然后将恒温磁力搅拌水浴锅中的水温加热至预设水浴温度,并维持所述预设水浴温度进行搅拌反应;
S4、继续向三口烧瓶内缓慢滴加强氧化剂,然后维持所述预设水浴温度继续搅拌反应。
进一步地,所述铝渣和水的质量比为1:1~10。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水浴温度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长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5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