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公有区块链管理动态企业信用评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6373.4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0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宁;刘焱;袁云;谢军;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盘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2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管理动态 企业信用 私钥加密 注册代码 信用 分布式存储方式 共享性 分布存储 信息添加 信用成本 信用评价 用户都会 用户信用 注册信息 中心化 私钥 广播 安全 服务 | ||
本发明主要公开了一种利用公有区块链管理动态企业信用评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用户通过在区块链上注册,分别可以获得唯一的注册代码,每个用户信用的主体都对应一条区块链,信用区块链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每个用户都会有自己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每个信用区块链的第一块都是用户自己用自己的私钥加密的注册信息,并且要发每个用户一份自己私钥加密签名的确认书,然后根据用户的注册代码将信息添加到此用户的信用区块链中,广播到各个分布存储的系统,具有安全,共享性高,减低信用成本,去中心化等优点服务于企业和用户,从而实现客观,准确公正的信用评价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公有区块链管理动态企业信用评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源于Nakamoto S在2008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按照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脉络,区块链技术将会经历以可编程数字加密货币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区块链1.0模式、以可编程金融系统为主要特征的区块链2.0模式和以可编程社会为主要特征的区块链3.0模式。公共区块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可发送交易进行有效性确认,任何人都能参与其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共识过程是维持区块链这种分布式数据库一致性、准确性的关键技术。区块链上的数据记录公开,所有人都可以访问,都可以发出交易请求,并通过验证被写入区块链。共识过程的参与者通过密码学技术共同维护公共区块链数据的安全、透明、不可篡改。公共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是完全分布式的区块链,区块链数据公开,用户参与程度高,同时易于产生网络效应,便于应用推广。然而,系统的运行需要依赖于内建的激励机制。公共区块链上试图保存的数据越有价值,越要审视其安全性以及安全性带来的交易成本、系统可扩展性问题。
在金融体系中,征信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是中国信用体系建立和信贷交易发展的基础,具有准公共产品、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等特点。个人征信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收集信用信息、信贷交易记录来降低金融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为金融机构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信息支持,从而降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风险暴露。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自2006年建成,为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信贷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发挥征信核心功能、满足数据处理、产品服务快速响应方面存在制度和技术瓶颈,导致个人征信覆盖金融消费者、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交易的范围缺口较大。征信系统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中央银行征信系统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采集了个人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社会安全管理部门、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单位、税务及法院等政府部门散落的相关信息,其中,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记录经常作为评价个人信用风险的核心指标。金融机构可参考个人信用历史记录衡量信用风险、信用额度和信用成本,并最终判断是否提供金融服务。现实中,从开展征信到信用风险评估,再到金融授信的过程存在宏观上和微观上两个方面的信用信息缺失的矛盾。
尤其是从宏观上看,传统征信体系难以覆盖由于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兴起而产生的金融消费长尾市场部分,这意味着,中国存在大量还款能力低、有金融需求的个体,他们因缺少征信信息,甚至不被中央银行征信系统覆盖,使信贷交易风险极高,征信对这部分群体在信贷交易事前没有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在事后也无法发挥失信惩戒的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盘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盘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井事故风险率评估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