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6737.9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葛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张明立;葛胜非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落墩 船舶 定位导向装置 二次落墩 海工平台 精度控制 通用定位 稳向装置 限位装置 有效解决 带缆 减小 进坞 配重 船体 变形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通用定位方法,由定位导向装置、稳向装置、限位装置以及一系列的配重、带缆、精度控制方案组成,形成一整套通用性更强的船舶起浮及落墩的定位方法,该方法中不但适用于半船产品的起浮落墩,同样适用于多种海工平台的二次进坞落墩,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在多种不同工况下,如何安全、高效的完成船舶的起浮及二次落墩,减小船体变形,缩短坞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及海工产品的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大造船在建项目的增多,船坞的建造压力不断提高。为了寻求更高的船坞利用率,缩短坞内建造周期,船厂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包括增设船坞中间坞门、提高搭载段数量的储备及搭载效率、总组及单元模块的最大化等等,然而对于不同坞期大型船舶的建造,为提高船坞利用率并保证船舶的出坞周期,不可避免的会采用串并联的造船模式,此种模式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整船放水出坞后,半船的漂浮及二次落墩后的定位控制,由于建造批次的不同,半船起浮及落墩的工况还分为:一种是半船不需要位移,即原地起浮后落墩;还有一种需要与整船一起出坞,然后再进坞漂浮落墩。
传统的拉移及定位方法,一般采用坞边的电动牵引小车或者多台固定式铰缆机、卷扬机和盘式带缆桩配合,通过布置在船舶两边的缆绳拉移,存在多种缺点:1、当船舶处在船坞单侧的时候,由于两边的带缆长度不一,很难控制船舶落墩时的定位精度;2、当船舶起浮落墩时缆绳未能及时收放,超出缆绳的破断拉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3、如果同类型船舶采用并联造船的方法,带缆绳很容易产生干涉,不利于定位。
现有船厂的起浮及落墩方案都只针对了单一的起浮落墩方法进行了阐述,未有一种通用性的起浮落墩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定位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半船起浮和落墩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根据起浮时的建造状态,计算出半船的重心和起浮后的吃水,并就当日的潮汐表,决定船舶的起浮时间,并考虑是否进行配载;
S2、根据需要起浮的半船形式,布置定位导向装置:若需要起浮的为机舱区域则根据艉轴孔的直径焊接一块封板,在封板上焊接一套定位导向装置,在艏部焊接两套定位导向装置;若需要起浮的为货舱区域则在艏艉两侧各布置两套定位导向装置,所述定位导向装置由数控下料的开孔导向板、筋板、结构封板和加强板组合而成;若货舱的吃水区域存在管弄或人孔等一系列开孔,需用整板进行封焊,此装置可以在割除封板后,重复利用2-3次,增加材料利用率;
S3、布置稳向装置:稳向装置由稳向架、多管径支撑柱和吊装吊耳组合而成,首先在坞底铺设1-2块板厚30mm以上的整板,并与坞底的预埋铁焊接;在钢板上布置稳向架,有2m、4m、7.5m三种,根据外板线形选择合适规格的稳向架,将支撑柱吊装到位,使其穿过定位导向装置的定位圆孔,最终坐落在稳向架的底座之上;最后将稳向架与坞底钢板及支撑柱焊死;其中支撑柱采用差径式圆管对接,并在管壁上提前划好水尺,其目的在于:保证船舶在漂浮时有一定量的移动空间,方便度数,在落墩时又能快速精确的回到原位;
S4、布置配重,按照步骤S1计算出的重心及吃水,在坞底的整板上布置配重块,并按照需求往舱内打压载水,保证船舶起伏后的横纵倾在定位导向装置的可控范围之内;
S5、在甲板上的四个方向焊接临时吊耳,或者在甲板缆桩上进行临时带缆,坞边的带缆需通过电动绞盘或绞车固定,且靠近坞侧的绞车拉力配置足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67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