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8358.3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段红英;王艾德;谢瑞丽;齐鹏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95 | 分类号: | D06M13/29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4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酯 精练 渗透剂 制备 脂肪醇聚氧烷基醚 渗透剂处理 五氧化二磷 传统磷酸 反应条件 纺织助剂 碱性溶液 精练处理 去离子水 室温环境 水解反应 反应器 白度 嵌段 油斑 | ||
本发明属于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向反应器中加入EO‑PO嵌段脂肪醇聚氧烷基醚,升温加入五氧化二磷,反应一段时间,降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水解反应,最后在室温环境下,加入碱性溶液调节pH,得到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复杂特殊的设备,简单易行;制备的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白度、毛效、强力、无油斑;产品本身具有较少泡沫,稳定性好,解决了传统磷酸酯因泡沫高给织物精练处理带来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是含磷表面活性剂的代表,具有优异的润湿、净洗、乳化、分散、增溶等作用。此外,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易生物降解,相对于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刺激性小,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表面活性剂。在纺织领域,织物的煮练是利用烧碱配合其他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棉籽壳等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再经水洗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优异的耐碱、渗透、乳化、净洗能力使其广泛用作煮练工艺中的精练渗透剂。然而,纺织织物的煮练过程通常为连续的轧车或配料浸渍工艺,磷酸酯属于泡沫较丰富的表面活性剂,使得煮练过程出现溢料等现象。为降低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泡沫,通常会加入消泡剂消除产生的泡沫,消泡剂的添加会造成精练渗透剂产品外观变化,储存稳定性降低,织物表面出现油斑等不良影响。因此,从本质上改变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研发出低泡型的磷酸酯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复杂特殊的设备,简单易行;制备的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良好的白度、毛效、强力、无油斑;产品本身具有较少泡沫,稳定性好,解决了传统磷酸酯因泡沫高给织物精练处理带来的不便。
本发明所述的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的制备方法为:向反应器中加入EO-PO嵌段脂肪醇聚氧烷基醚,升温加入五氧化二磷,反应一段时间,降温,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水解反应,最后在室温环境下,加入碱性溶液调节pH,得到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
其中:
EO-PO嵌段脂肪醇聚氧烷基醚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2-2.8:1。
EO-PO嵌段脂肪醇聚氧烷基醚是C12-14醇5EO-4PO聚氧烷基醚,C12-14醇6EO-4PO聚氧烷基醚,C12-15醇6EO-4PO聚氧烷基醚或C12-15醇8EO-3PO聚氧烷基醚的一种。
升温加入五氧化二磷是体系温度升至40-50℃,同时通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加入五氧化二磷。
加入五氧化二磷后反应一段时间的条件为:EO-PO嵌段脂肪醇聚氧烷基醚与五氧化二磷在70-80℃条件下反应4-6小时。
加入去离子水进行水解反应的条件为:在40-50℃条件下,加入的去离子水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22:1,水解时间为1-2小时。
加入碱性溶液将pH调节至5.0-6.0。
调节pH的碱性溶液常用无机碱,无机碱是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或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低泡磷酸酯精练渗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与五氧化二磷摩尔比为2.2-2.8:1的EO-PO嵌段脂肪醇聚氧烷基醚,升高温度至40-50℃,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加入五氧化二磷;在温度为70-80℃条件下,反应4-6小时,降低温度至40-50℃,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去离子水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22:1,水解1-2小时;最后,降至室温,加入一定量的碱性溶液,调节pH至5.0-6.0,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8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