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48459.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2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迁;王艾德;张琳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2/42 | 分类号: | C08G12/42;C08G12/12;D06M15/42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084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手感 改善 型免烫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的制备方法。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乙二醛、甲醛和尿素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再加入醇类物质和有机胺类物质进行反应,最后减压蒸馏,冷却后降温出料即得成品。本发明所述的免烫树脂制备方法简单,织物经本发明所制备的树脂免烫整理后,具有高的免烫级别和低的甲醛残留;相比于普通2D树脂整理后的织物,具有软滑的手感,且具有耐久压烫的特性,克服了免烫后面料偏硬的缺陷,提高了成衣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助剂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最常用的织物免烫整理剂为2D免烫树脂。因其具有多个羟基,可以与纤维素分子中羟基进行醚化交联,阻止了纤维素分子在外力作用下的滑移,从而阻止了褶皱的形成,实现了耐久压烫的目的。但因其醚化交联后部分树脂覆盖在纤维素表面,导致织物手感变差,影响其服用性。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出多种免烫整理剂,用以改善2D树脂的缺陷或赋予2D树脂其他功能,如专利CN 101434685B和CN 106496481A记载的无甲醛树脂的开发降低了甲醛的毒害,但前者采用含氮多元环为反应物,本身反应位点少,免烫性差,后者采用氯乙醇、环氧氯丙烷等代替甲醛反应,所用原料易燃爆,且氯乙醇仍然具有毒性和刺激性,环氧氯丙烷更是具有致癌性;而且免烫整理后手感偏硬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鲜见于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免烫树脂制备方法简单,织物经该方法制备的产品整理后具有免烫性好,甲醛释放量少,手感软滑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向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乙二醛、甲醛和尿素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再加入醇类物质和有机胺类物质进行反应,最后减压蒸馏,冷却后降温出料即得成品。
其中:
乙二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0.9-1.05:1,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6-1.8:1。
加入乙二醛、甲醛和尿素后,加热并维持反应温度45-70℃,用碱类物质维持溶液pH值为5-7,直至反应液甲醛残留量小于0.5%,停止反应。
醇类物质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1。
加入醇类物质和有机胺类物质后,用磷酸调节溶液pH值至2.4-2.6,优选pH值为2.5,再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至0.5-1,在40-50℃的条件下,反应5-30min;反应后用碱类物质调节反应液pH值为4-7。
碱类物质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醇类物质是甲醇、乙醇或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机胺类物质是月桂油胺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胺聚氧乙烯醚、牛油胺聚氧乙烯醚、椰油酰二乙醇胺或牛油酰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织物手感改善型免烫树脂的制备方法,是以乙二醛、甲醛、尿素、碱类物质、醇类物质、有机胺类物质为原料,经羟甲基化反应和醚化反应制得。具体的步骤是:
(1)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探头、在线pH计探头和机械搅拌器的反应器中依次加入乙二醛、甲醛和尿素,加热至45-70℃,用碱类物质维持溶液pH值为5-7,碱性物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直至溶液甲醛残留量小于0.5%,停止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鲁瑞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84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