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49494.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忠;刘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润沃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23 | 分类号: | H01S3/23;G02B26/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板 灯珠 成像底板 驱动组件 激光点 投影 激光束阵列 成像装置 横向方向 激光束 驱动 横向直线 激光成像 投影射线 相邻激光 移动轨迹 发射 激光面 成像 瓶颈 | ||
本发明涉及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灯板,用于驱动灯板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及位于灯板下方的成像底板;所述灯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灯珠;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灯板纵向移动,以使得灯板上的灯珠在横向方向向成像底板投影形成若干激光点;相邻所述激光点的距离范围为0.016mm‑2mm。灯板上设有若干发射激光束的灯珠,当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灯板纵向移动时,灯珠在成像底板同一横向直线上的投影可视为灯珠在横向方向的投影所形成的多个激光点,此时,灯板的移动轨迹可视为投影射线,由于相邻激光点之间距离很小,也满足激光成像的精度,克服了当前技术中无法实现激光面成像的瓶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反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激光成像基本都是单束光源发射激光束经过两个激光振镜反射成像,但其效率非常低,相当于点光源经两个激光振镜的反射以到达面成像的目的。形成这一技术瓶颈的主要原因在于激光二极管的管径较大,直接将多个激光二极管组装到一起所发射的激光束之间的间隙太大,成像所形成的激光点间距也太大,无法达到成像精度,而将激光二极管直接做成发射线光源、面光源的成本非常高,且目前的技术也很难实现,因此,现行的方案都是采用单束激光进行成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系统还包括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行程开关或位置感应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包括:用于发射激光束的灯板,用于驱动灯板纵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及位于灯板下方的成像底板;所述灯板的底部设有若干灯珠;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灯板纵向移动,以使得灯板上的灯珠在横向方向向成像底板投影形成若干激光点;相邻所述激光点的距离范围为0.016mm-2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灯板设有若干列灯组;所述灯组包括若干线性排列的所述灯珠。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灯板的灯箱,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灯箱纵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灯箱横向移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组件纵向移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为滑轨驱动结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器,分别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图像控制器、LED驱动器、位置控制器、计时器;每一灯珠与一LED驱动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位置控制器连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与主控制器电连接的行程开关或位置感应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还包括设于灯板与成像底板之间的激光振镜;所述激光振镜反射所述灯板所发射的激光束至成像底板投射形成所述的激光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灯板上设有若干发射激光束的灯珠,当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灯板纵向移动时,灯珠在成像底板同一横向直线上的投影可视为灯珠在横向方向的投影所形成的多个激光点,此时,灯板的移动轨迹可视为投影射线,由于相邻激光点之间距离很小,也满足激光成像的精度,因此,在叠加多次投射基础上,成像面板上的激光点可视为面成像,克服了当前技术中无法实现激光面成像的困难,且成像效率相比于现有的激光点光源成像效率高。
进一步,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灯板横向移动,可进一步的缩小相邻激光点之间的距离,在叠加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成像面板上的激光点可视为激光面投影。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激光束阵列成像装置的立体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润沃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润沃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49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塞曼效应的新型激光器稳频装置
- 下一篇:激光投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