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1120.6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8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彭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九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7/18 | 分类号: | E21C3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开采 冲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包括主杆状外壳,主杆状外壳底部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连接板结构。本发明利用电磁和永磁体之间的作用力,实现动力的初始驱动,在主螺旋弹簧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快速且有效的劈开动作,该装置是在多个电磁元件的作用下进行驱动,所以动力强度高,驱动力度强,实用性强,而且,该装置具有底部物体弹性夹持固定机构,能够使得被劈开物体在不影响劈开工作的前提下,实现物体的固定作用,此外,该装置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能够使得被驱动物体的圆周面产生强大的推力,从而加强动力驱动的力度,另外,该装置具有环形阵列式磁体从动驱动机构,能够将电磁所产生的磁场转化为动力,从而进行动力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开采场所,少不了冲击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将煤炭中比较硬的部位进行冲击,将该部位通过撞击将硬物粉碎,而现有的冲击装置主要利用液压进行驱动,其驱动的动力源速度较慢,所以冲击效果差,而且,由于需要液体作为介质,所以其总体质量大,并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开采用冲击装置,包括主杆状外壳,所述主杆状外壳顶部的内部设置有缓冲空间,所述缓冲空间的内部安装一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安装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副螺纹弹簧,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中心安装一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顶部安装一手握杆,所述主杆状外壳内部的中心设置有主中空结构,所述主杆状外壳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连通主中空结构侧面底部的主通气孔,所述主杆状外壳底部的中心设置有连通其下方和主中空结构底部的推杆插入孔,所述主杆状外壳顶部的中心设置有主铁芯安装孔,所述主杆状外壳在位于所述主铁芯安装孔的侧面设置有主线圈安装孔,所述主铁芯安装孔的内部安装一主铁芯,所述主铁芯的侧面套接一主线圈,且所述主线圈位于所述主线圈安装孔的内部,所述主杆状外壳的侧面安装一电流控制器,所述电流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主线圈的控制输入端,所述主杆状外壳在位于所述主中空结构侧面顶部的部位设置有电磁元件动力驱动机构安装环形空间,所述电磁元件动力驱动机构安装环形空间的内部安装一环形阵列式磁体从动驱动机构,所述主中空结构的内部安装一环形阵列式磁体从动驱动机构,所述环形阵列式磁体从动驱动机构的底部中心安装一主推板,所述主推板的底端设置有尖端结构,所述主推板在位于所述主中空结构内部的板体套接在一处于压缩状态的主螺旋弹簧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圆环外壳、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中心孔、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扇形空间、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电磁安装凹槽结构、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斜面结构、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铁芯和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圆环外壳的中心设置有连通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圆环外壳上表面的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中心孔,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圆环外壳的中心设置有连通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中心孔下表面和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圆环外壳下方的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扇形空间,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扇形空间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平面结构的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斜面结构,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圆环外壳在位于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中心孔的外围设置有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电磁安装凹槽结构,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电磁安装凹槽结构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铁芯,每个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铁芯的外侧均套接一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中心孔卡接在电磁元件动力驱动机构安装环形空间的内部,且所述环形阵列式电磁动力驱动机构用线圈的控制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电流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九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九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