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排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1463.2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2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邓玲;赵普亮;李佼佼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玉杰 |
地址: | 40070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声器 摩托车排气系统 催化转化段 三元催化器 催化反应区 导入段 排气管 出气方向 进气方向 排气声音 尾气催化 依次连通 依次排列 进气段 空腔区 音质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所述排气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段、催化转化段和导入段,在所述催化转化段中设置有至少一套三元催化器,该三元催化器均包括自进气方向朝出气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催化反应区、空腔区和第二催化反应区,所述导入段插入消声器中。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摩托车排气系统,结构新颖,易于实现,三元催化器位于消声器外部的催化转化段中,提高了尾气催化效率,降低了成本和排气声音,改善了音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
背景技术
摩托车具有体积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越野性好、操纵简便等特点,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领域。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环保要求的逐渐提高,对摩托车的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同时为提高摩托车的使用舒适性,人们对摩托车的排气噪音大小以及音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摩托车排气系统一般主要由排气管、消声器以及催化剂组合组成,用于净化尾气和减弱排气声音。现有的摩托车排气系统的催化剂组合设置在消声器内部,这样的设计难以保证催化剂的反应温度,尾气的净化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使用更多的催化剂,增加了成本。同时,现有消声器的结构简单,尾气流动路径较短,不利于减弱排气声音,且音质较差。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提高了尾气催化效率,降低了成本和排气声音,改善了音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其要点在于:所述排气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段、催化转化段和导入段,在所述催化转化段中设置有至少一套三元催化器,该三元催化器均包括自进气方向朝出气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催化反应区、空腔区和第二催化反应区,所述导入段插入消声器中。
采用以上结构,三元催化器位于消声器外部的催化转化段中,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消声器内部),保证了催化剂的反应高温,更有利于尾气的催化反应;其中第一催化反应区和第二催化反应区之间具有空腔区,这种中空的设计,可以利用第一催化反应区催化反应产生的高热,尾气通过第一催化反应区后到达空腔区,扩散混合后再进入第二催化反应区,保证了第二催化反应区的催化反应所需的高温,从而加强了对尾气的催化反应;同时,空腔区的设计也有利于对排气声音的减弱,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三元催化器的直通结构,催化作用更高效,也降低了贵金属的含量,从而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排气音质。
作为优选:所述消声器的内部分隔依次排列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依次连通,所述导入段穿过第一腔室后插入第二腔室,并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在所述消声器上设置有尾管,该尾管穿过第三腔室后插入第四腔室,使第四腔室与外界连通。采用以上结构,尾气流动路径较长,能够更好地减弱排气声音,改善了排气音质。
作为优选:所述消声器的内部通过依次排列的三块隔板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三腔室。采用以上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成本低廉。
作为优选: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气通孔。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从大截面到小截面再到大截面的两次截面突变,能够有效减弱排气声音。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通过至少一根短导管连通,各根所述短导管均设置在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之间的隔板上。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从大截面到小截面再到大截面的两次截面突变,以及插入式导管消声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弱排气声音。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至少一根长导管连通,各根长导管的两端均分别过位于第四腔室两侧的隔板。采用以上结构,通过从大截面到小截面再到大截面的两次截面突变,以及插入式导管消声结构,同时延长了气流传输路径,减弱排气声音的效果更好,改善了排气音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