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1607.4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银;陈微熙;陈柯桦;袁得芳;李冰;胡康;盛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6 | 分类号: | E21B31/06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雅男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形凹槽 磁块 落物打捞 涡流磁场 固定槽 扶正块 外壁 油田钻修井 内部中空 强磁力场 作业工具 侧槽壁 落物 打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属于油田钻修井作业工具领域。所述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包括:本体、第一扶正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本体的内部中空,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三个梯形凹槽,每个梯形凹槽在其两个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N极朝向梯形凹槽内部的第一磁块和S极朝向梯形凹槽内部的第二磁块或S极朝向梯形凹槽内部的第一磁块和N极朝向梯形凹槽内部的第二磁块;本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三个第一固定槽,一个第一固定槽对应开设在一个梯形凹槽的上部,第一扶正块设置在第一固定槽内。该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通过形成有的强磁力场,可以提高碎小落物的打捞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钻修井作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修井作业过程中,井内出现碎小落物的状况时有发生。所谓碎小落物就是指落入油气井井筒内部、且对正常的油气井生产造成一定影响的小体积落物,其长度一般小于20mm。
对于碎小落物的打捞,常规施工做法是利用碎小落物反循环打捞篮下入井筒中进行打捞,或者将强磁打捞器下入井筒中进行吸附打捞。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反循环打捞篮而言,由于碎小落物的尺寸、形态是未知的,往往无法一次将井筒内的碎小落物全部打捞出井筒,需要进行多次打捞作业,造成施工效率低,施工周期长,修井成本高;而对于强磁打捞器而言,由于其一般只在结构底部中间设置一个环形强磁条,打捞面积相对较小,且只能打捞强磁底面的落物,造成打捞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强磁力场的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及打捞方法,以提高碎小落物的打捞效率。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荷涡流磁场碎小落物打捞器,所述打捞器包括:本体、第一扶正块、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其中,
所述本体的内部中空,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三个梯形凹槽,每个所述梯形凹槽在其两个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N极朝向所述梯形凹槽内部的所述第一磁块和S极朝向所述梯形凹槽内部的所述第二磁块或S极朝向所述梯形凹槽内部的所述第一磁块和N极朝向所述梯形凹槽内部的所述第二磁块;
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三个第一固定槽,一个所述第一固定槽对应开设在一个所述梯形凹槽的上部,所述第一扶正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
可选择地,所述本体为圆柱体,三个所述梯形凹槽均匀布设在所述圆柱体上。
可选择地,每个所述梯形凹槽的长度为所述本体的长度的倍。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扶正块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部凸设出所述本体的外壁。
可选择地,所述打捞器还包括:第二扶正块,其中,
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还开设有三个第二固定槽,一个所述第二固定槽对应开设在一个所述梯形凹槽的下部,所述第二扶正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
可选择地,所述第二扶正块包括相连的第三部和第四部;
所述第三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四部凸设出所述本体的外壁。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扶正块和所述第二扶正块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磁块和所述第二磁块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本体上。
可选择地,所述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扣,用于与施工管柱相连。
可选择地,所述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扣,用于与修井工具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1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