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水堆钴同位素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2056.3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2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蒋军建;吴伟;刘大银;施维真;卓成金;谢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G1/02 | 分类号: | G21G1/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程然 |
地址: | 314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水 同位素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燃料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钴同位素生产方法,目的在于研制开发钴同位素水下生产方法,确保后续医用钴同位素安全有序生产及其它商用堆钴同位素生产提供标流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清理旧阀座、配装阀座、注胶前的空气测试、注胶和清理检查的步骤。本发明中描述的钴同位素水下生产方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确保钴同位素水下解体装载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通过多年的水下生产经验总结,对流程进行优化固化,效率大为提高,完全满足钴同位素现有水下操作解体装载外运,未发生一起低水平人因事件及钴棒束破损事件,可向国内外类似相同电站生产钴同位素进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燃料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水堆钴同位素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秦山核电两台重水堆机组是目前国内仅有的重水堆机组,可以生产钴同位素,填补国内生产钴同位素空白,大约每年可生产750万居里的钴同位素。秦山核电钴同位素生产,其重要环节就将经一个周期辐照的钴同位素在水下进行一系列操作,最终利用专用容器通过车辆运到热室,最终按用户需求拆装装载销售。秦山核电努力探索和优化商用堆钴同位素水下生产体系运作标准模式,通过多年的操作生产经验积累,为此编制了钴同位素水下生产方法,从而确保后续医用钴同位素安全有序生产及其它商用堆钴同位素生产提供标流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开发钴同位素水下生产方法,确保后续医用钴同位素安全有序生产及其它商用堆钴同位素生产提供标流程。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重水堆钴同位素生产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水下解体装载吊篮;
步骤1.1:打开倾翻机门:利用相对应长杆操作工具下部与倾翻门驱动六方头相连接,顺时针旋转长杆操作工具45圈,驱动六方头带动蜗轮蜗杆转动,蜗杆驱动倾翻机门直至完全打开;
步骤1.2:所拆解棒束转移倾翻机:按生产计划将所要解体装载的棒束移至倾翻机,通过厂房2T吊车转移;
步骤1.3:关闭倾翻机门:利用相对应长杆工具操作工具,逆时针旋转长杆工具45圈,关闭倾翻机门;
步骤1.4:倾翻机旋转180度:利用倾翻机翻转操作工具将倾翻机翻转180度,使钴棒束锁紧螺母向上;
步骤1.5:提升棒束拆解锁紧螺母:利相对应的提升工具驱动钴棒束提升机构,将钴棒束提升15mm,利用锁紧母拆除工具,将钴棒束锁紧螺母拆除;
步骤1.6:抓取棒束进入吊篮:继续提升钴棒束15mm,利用棒束抓取工具将所提升的棒束抓取,通过吊车转移至相对应吊篮孔道;重复提升钴棒束15mm直至抓取装入吊篮完毕;
步骤1.7:运输容器卸车:运输容器到达现场后,环境部门需对容器本身进行放射性本体测量,当每平米小于3DAC时,确认表面放射性污染满足入厂要求,如达不到入厂要求,由承运部门继续去污,直至满足要求;拆除容器车辆固定导链,移走容器防尘网罩,利用厂房吊车将容器吊至临时污染控制区;
步骤1.8:拆除防火罩及顶盖:利用专用工具将运输容器防火罩及顶盖拆除;
步骤二:容器入水取出空吊篮;
步骤2.1:容器移至水池边:利用厂房吊车,将容器转移至乏燃料水池边,在入水前需进行擦拭,利用梅花板手拆容器屏蔽固定螺钉;
步骤2.2:拴系屏蔽塞卸扣及与吊车接:利用所准备的屏蔽塞吊装卸扣及吊带与屏蔽塞相连,同时用更换容器入水的吊带,更换完成后,利用厂房大型8T吊车,将容器转移水下;
步骤2.3:容器吊入就位水下平台:大型8T吊车大车运动,对准水下容器平台后就位,解除容器吊带,拴系在水池围栏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2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