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温催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2640.9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娟;邹世辉;赵红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7/54 | 分类号: | C07C47/54;C07C45/38;B01J27/13;B01J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甲醛 氧化剂 催化苯甲醇 催化剂 催化剂制备条件 复合催化剂 选择性保持 一步法制备 避光条件 操作工艺 持续搅拌 复合体系 高价金属 碱类物质 设备装置 污染问题 助催化剂 苯甲醇 副反应 产率 水中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室温催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醛的方法;本发明采用Pt/BiOX复合体系作催化剂,将苯甲醇、催化剂分散到水中,室温25℃避光条件下,持续搅拌5~6h,苯甲醛的生成选择性可达99%以上,其产率随着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不同维持在80‑100%范围。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Pt/BiOX(X=Cl,Br,I)复合催化剂通过一步法制备,方法简单;2.反应可以在室温25℃下进行;3.价廉的空气作为氧化剂,克服了铬和锰等高价金属作为氧化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4.反应体系中不添加碱类物质做助催化剂;5.反应过程基本上无副反应,苯甲醛的生成选择性保持在99%以上;6.反应的设备装置及操作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以及有机物催化氧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液相条件以及室温下通过氧化脱氢途径高效催化苯甲醇生成苯甲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醛是一类在医药、塑料、香精等精细化学工业上有着极其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因此,苯甲醛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反应。但是目前国内外苯甲醛的工业生产通常采用氯化苄水解法和甲苯氯化水解法,工艺流程长而复杂,产品含有毒的氯且排放出有腐蚀性的气体和有机废物,大大限制了苯甲醛的应用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研发经济性好的苯甲醛“绿色”催化合成技术已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目前,苯甲醛“绿色”催化合成技术主要有:甲苯氧化法,芳香酯/酸催化加氢法和苯甲醇直接氧化法等。其中,甲苯氧化法存在甲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较低,产物分离过程复杂等不足。芳香酯、酸催化加氢法则因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高而不具备市场竞争力。而苯甲醇作原料直接氧化法,由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的特点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苯甲醇直接氧化法可分为气相氧化法和液相氧化法。相比于苯甲醇气相氧化反应,液相氧化法由于较温和的操作温度,较简单的方法工艺而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苯甲醛产率,大多数液相反应会涉及到毒性较大的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钠,高锰酸钾等的使用,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目前,国内外虽然有采用双氧水或者分子氧(O2或者空气)为绿色氧化剂催化苯甲醇氧化制备苯甲醛的方法,但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还不多,原因在于苯甲醇制备苯甲醛过程中苯甲醛极易发生过氧化反应生成羧酸,导致苯甲醛生成选择性大大降低,严重制约苯甲醛的产量,市场竞争力不强。近年来,很多研究者采用有机试剂(如甲苯,三氯甲烷等)作溶剂,并添加NaOH,K2CO3等碱性物质作助催化剂或者反应体系直接加压来提高苯甲醇氧化制取苯甲醛的选择性和苯甲醛的产率,取得不错成效,但碱和有机溶剂均为非环境友好型物质,对设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加压对设备要求较高,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新型环保清洁,经济性能高的绿色液相生产方式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苯甲醇催化氧化制取苯甲醛过程中效率低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室温绿色条件下实现苯甲醇高效制取苯甲醛,通过采用Pt/BiOX(X=Cl,Br,I)复合体系作催化剂,在室温无碱水相条件下,利用空气作为氧化剂提升苯甲醇氧化制苯甲醛效率,该反应体系既不涉及铬,锰等有毒物质作为氧化剂,也不涉及甲苯,三氯甲烷等有机试剂及碱性物质作为助催化剂,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种完全绿色的催化转化苯甲醇到苯甲醛的途径,同时又能维持苯甲醛生成选择性高于99%。本发明中涉及的将苯甲醇直接高效转化为苯甲醛的催化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无污染,仪器设备要求低,产率高,催化剂能反复重生,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苯甲醛生产的效益,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催化苯甲醇到苯甲醛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可溶性Pt盐溶解于溶剂a中,使Pt元素的浓度为9.6~38.4mM,超声5~10min至可溶性Pt盐完全溶解,得透明溶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26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制甲基异丁基酮产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丝柏油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