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联合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3903.8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曹英;鲍骏;程源海;程维明;汤良顺;王修红;汪红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污水 乳化液废水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联合处理 菌种 污水治理技术 繁殖率 高浓度COD 设备投入 污泥分解 有效处理 污泥量 后液 降解 泥龄 微生物 细菌 环境保护 | ||
本发涉及一种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联合处理的方法,所述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混合后液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生活污水与工业中的乳化液废水联合处理,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完全可以满足接触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化液废水所需的菌种,无需再另行培养菌种,同时生活污水也得到了有效处理,大大降低了生活污水和乳化液废水分别处理的设备投入。并且利用接触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将高浓度COD降解,细菌将污泥分解掉,因此该工艺产生污泥量极少,低繁殖率,泥龄长,为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乳化液废水的一体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背景技术
乳化液是一种高性能的半合成金属加工液,应用范围广,功能强大,配方技术先进,是各种铝铸件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材料。但是乳化液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酸败,影响使用性能,需要定期更换新的乳化液,这就导致了大量乳化液废水的产生。乳化液废水中含有金属屑、砂砾、有机油等多种污垢,对水源、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威胁。
传统的乳化液废水处理方法可分为化学处理法和超滤法两种,化学处理法的关键步骤是投加破乳剂破乳和油水分离;超滤法是利用超滤膜截留微小油珠,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目的的方法,处理过程中不投加任何药剂。但两种处理方法工艺流程长,设备占地面积大,污泥量大,泥龄短,处理效率低,不能满足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利用接触生物氧化池来处理乳化液废水的新工艺,这种工艺产生的泥量大大减少,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流程较复杂,设备占地面积仍然较大,尤其是接触生物氧化池中需接入适应乳化剂废水的专用菌,需要专门培养所需菌种才能进行乳化液废水的处理。
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如住宅、公共场所和工业企业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和大量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联合处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联合处理的方法,所述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混合后液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生活污水与工业中的乳化液废水联合处理,生活污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完全可以满足接触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乳化液废水所需的菌种,无需再另行培养菌种,同时生活污水也得到了有效处理,大大降低了生活污水和乳化液废水分别处理的设备投入。并且利用接触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将高浓度COD降解,细菌将污泥分解掉,因此该工艺产生污泥量极少,低繁殖率,泥龄长,为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一种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联合处理的方法,所述乳化液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混合后液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乳化液废水经过如下处理步骤:
a)乳化液废水经过调节池、破乳装置、气浮装置后,出水进入初沉池进行沉淀;
b)将沉淀后出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并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
破乳实质上就是消除乳状液稳定化条件、使分散的液滴聚集、分层的过程。乳化液废水中虽然含有大量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但由于乳化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水相和油相很难自动分层,需要破乳后再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3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